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倍道而行 有梦不觉天涯远

职工正在研发实验室内专注工作。 (本版图片由初好公司提供)

果农进行刺梨剪枝管护。

刺梨生产线上,工人有序忙碌。

2022年12月20日早9点,又一次核对后,初好公司财务人员张晓彤在办公电脑上双击“确定”,2022年最后一笔刺梨鲜果收购款转账支付,收款方是水城区财政局营盘乡财政所。

“我们把各个乡镇刺梨鲜果收购清单汇总,核算账目后,再通过乡镇财政所,分别转账到每一位果农的手上。”最后一笔款项顺利拨付,为刺梨鲜果收购款项忙碌许久的张晓彤,松了口气。

诞生于脱贫攻坚,把“不忘初心、一路向好”的美好愿景烙刻于企业精神之柱,多年耕耘,刺梨产业蔚成大观,也凝聚起同心同德的强烈共识:刺梨需要“颗粒归仓”,果农更需“落袋为安”。

丰收实,果农心安。初好公司开出全省刺梨行业鲜果收购最高价格——3元/斤,保底收购、让利惠农。这一民生信义,年年如一,从未失约。

发展农业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这些年,不管发展资金如何紧缺,初好公司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鲜果款项当年发放,只为不曾辜负每一双期盼的热眼。

不曾辜负,是一份厚爱。

2022年,水城区精准施策,制定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2022年刺梨鲜果收购工作方案》;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担任刺梨鲜果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区直部门全程参与11个工作组任务落地。

不曾辜负,是一份深情。

作为水城区国有刺梨深加工企业,初好公司早早开始行动,组织40余辆货车,成立26个收购小组、3个流动组对26个收购点全覆盖进行上门收购,确保鲜果以最“鲜”的速度抵达厂区。

数据无言,信义有声。自2022年8月18日收购启动以来,初好公司累计收购刺梨鲜果14802.59吨,带动农户获1480.26万元采摘务工费,全年支付农户鲜果收购资金8881.55万元。

当一颗颗饱满的刺梨,从田间地头直抵工厂车间,进而转化成一滴滴鲜嫩的刺梨原汁;当每一次躬身劳作,不必为销路宽窄和价贱伤农而忧愁,幸福的定义,原来如此直观:保底,就是增收。

在初好公司管理层看来,3元保底收购价,绝非是对市场规律的不尊重,而是一次自我加压,开出最大力度的惠农价格反哺种植端的果农,也是在倒逼企业在精深加工中为刺梨增“身价”。

在大时代的激越转折中,历史性的跨越已足够震撼人心。当摆脱贫困尘埃落定后,这些巨变集中呈现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并写下全新注脚时,其具备的强大力量,更微观可感、直抵人心。

暮色四合,冬雨淅沥。水城区野钟乡山坳中,野钟村村民徐天勇一家老小围坐炉前,亮堂的白炽灯下,一双布满厚茧的大手,反复拨弄计算器,一本账,越算越细,一颗心,越算越热乎。

“今年咱家又是一个丰收年!”咧开嘴,徐天勇止不住笑:“10亩盛挂刺梨,1万多斤刺梨鲜果卖了42000元!”虽然并非第一次收获“瘦土生金”的喜悦,但徐天勇还是反复核算了好几次。

从2020年刺梨第一次盛挂算起,3季丰收,总计近15万元的刺梨卖果收入,让徐天勇一家生活蒸蒸日上:脱了贫,致了富,子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家里添了新家电,还把小汽车开回了家。

从脱贫攻坚并肩作战到乡村振兴再踏征程,终点与起点的转化衔接,从来不是结束的告别,而是一次满怀期待的开始。勇敢接过时代“接力棒”,初好公司初心澎湃如昨日:兼济桑梓,共绘新景。

此刻,清冷天寒雾犹浓,无边夜色里,初好公司车间里灯火亮如白昼;大山深处,在曾见证苦涩和愁容的土地上,徐天勇正用精心的秋冬管护,开启下一个岁月丰成的四季轮回……

--> 2023-01-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4203.html 1 倍道而行 有梦不觉天涯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