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亮点一

“村BA”火爆背后的台江故事

张强

比起大都市里的炎炎暑热,去年的盛夏,台江县“乡村篮球”十分火热,尽管是露天的球场,全场座无虚席,球赛从白天打到黑夜,从黑夜打到白天,看起来并不专业,火爆的场面堪比职业篮球联赛,各级媒体纷纷直播,过亿的流量,被网友们称为“村BA”。

“村BA”是2022年度网友的热词之一,说起“村BA”就不得不谈台江的乡村振兴,得力于这些年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扶,才让台江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曾经的贫困村变了模样,村民也纷纷开始关注健康,关注精神文化生活,“村BA”所呈现的正是群众所期盼的新农村美景。

盛夏时节,从台江县城到台盘乡的公路边,漫山遍野的梨树已成熟挂果,树上长满了大个饱满的金秋梨,果农们迎来丰收季。台江金秋梨8月中旬成熟,果大,外观金黄、果肉晶莹剔透,皮薄肉细,肉质细、嫩、脆、汁多,口感香甜,被誉为“梨中珍品”,有“南方梨王”的美称!果子远销湖南和贵州各地,销售高峰一直延续至“十一”国庆节。

在革一镇小农场金秋果园,一个个套袋的金秋梨在枝丫间等待果农采摘。果园负责人雷安莉介绍:“她自己承包的金秋梨果园有一百多亩面积,平时都是自己在管理,在金秋梨疏果、套袋时会请周边的农户过来帮忙,一年收果30万斤左右,除去本钱利润,收入还有20多万元。”

坡上的水果喜获丰收,坡下的稻田也忙忙碌碌。

近年来,台江县以排羊乡、南宫乡、台盘乡和台拱街道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5个乡镇街道,以稻为主,种养结合,大力推广“稻+鱼、稻+虾、鱼+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2021年以来,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先后13次深入台江考察调研,专门为台江量身定做召开了7次农业产业帮扶视频会议,为台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把脉问诊。

2022年,围绕“2+2+1”产业,全面推进“稻+”及渔主导产业提质上规全产业链,发展渔业养殖面积近10万亩。

回到在台盘村党群活动室的院墙上,醒目地写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的标语;村里的公示栏,挂着本月环境卫生红黑榜;户户以门前张贴着“清洁家庭示范户”“文明信用户”标牌为荣……

透过台盘“村BA”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百姓生活有了新提升,台盘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360元提高到2021年的15600元;基础设施有了新变化,台盘村实现十分钟上高速,半小时坐高铁,5G网络全覆盖,家家户户通“硬化路”;民生事业有了新改善,建成标准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实现了“家门口看病,小病不出村”;乡村治理有了新进步,乡风文明蔚然成风,村规民约深入人心,民主协商自发自觉,打造了乡村治理新样板。

这些变化,折射出新时代十年发展变化的直接缩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

--> 2023-01-13 张强 亮点一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3940.html 1 “村BA”火爆背后的台江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