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麻江

产业兴旺 幸福家园

何乾 周清志 杨光红

卡乌村新貌。 孙煜 摄

机械化收割。 刘勇 摄

蓝莓加工厂。 刘勇 摄

美丽的药谷江村。 韩远军 摄

蜿蜒崎岖的通村路、漫山遍野红了叶的蓝莓树、与寒冬萧瑟格格不入的蔬菜坝区,冬季麻江别有味道,处处有景,处处是景,产业发展兴旺,农民安居幸福,描绘了一幅幅发展美景图。

近年来,麻江县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围绕重点产业,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平台创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让科技成果有效落地麻江,支撑麻江产业和企业健康发展。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奋力开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

2022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28亿元,增长1.3%。1-10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完成2.4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4.91亿元,同比增长4.2%;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23.45万人次,总收入11.46亿元;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3%、4.7%、1.4%。新增引进产业项目25个,引进优强企业11家,招商项目到位资金7.52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3亿元,同比增长14.7%。

安全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好安全问题隐患整改,深入抓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抓好经营性自建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森林防火、建筑施工、校园安全等领域专项治理。实现“七个坚决防止”和“六零”目标,“无命案县”“无毒害县”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省州交办33个重大风险,化解稳控率100%。

牢牢坚守粮食安全底线

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不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和储备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积极推广机耕、机播、机插,全县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水平45.43%。825.32亩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深入推动秋冬种,完成种植面积14.85万亩。2022年全县粮食播种22.43万亩,产量6.9万吨。

“桥头堡”建设精准快速

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牢牢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统筹推动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指挥部,启动“三镇一园”规划建设,完成388亩规划用地征地测绘,储备“531”项目588个总投资568.35亿元,推动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人才强县战略纵深推进

认真落实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建立“四上”企业人才台账共计384人。新增正高级职称6人,评选“三名工程”人才54名,选派11名干部人才赴佛山市南海区跟岗学习。选派91名专家、5名科技特派员匹配到各领域产业项目一线指导。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关心关爱,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挂职干部361人次,发放慰问金18.05万元,聚合更多人才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

把优良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优势巩固住、发挥好,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扎实有效推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涉及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13个,完成整改3个,正在整改10个;第二轮督察交办信访8件,完成6件。鸡冠岭、鸡冠山、翁威煤矿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持续推进,持续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管理,全县森林覆盖率64.17%,成功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稳就业促增收持续发力

积极落实“1311”(提供1次政策宣传、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指导、1次免费培训)就业服务,强化与劳务输出集中地协作对接,围绕县内用工需求推行以工代赈等方式促进就近就业。全县实现就业创业648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2%,有组织输出就业8089人,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71.26%,两名返乡创业人员获评全省“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扎实推进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1-9月,全县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4元,增速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67元,增速5.5%,持续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蓝莓种植8.2万亩;实施国储林项目建设1.2万亩;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林下养蜂1.81万箱;持续做大生猪产业,生猪存栏13.97万头,出栏12.15万头。持续抓好蔬菜产业,黄瓜、生姜等特色单品蔬菜远销“大湾区”城市。

教育卫生事业逐年攀升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全面持续推进。聚焦教学质量攀升持续发力,全县2022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州第一。全面推进健康麻江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和“千县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医疗救治能力提升等“七大专项行动”和“五大中心”建设,胸痛、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顺利完成,加快推进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完成县中医院建设项目、传染病区项目主体建设。

文明实践行动成为新常态

深入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五大文明”创建等工作,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动员组织志愿者参加大型赛会服务、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形成新常态。2022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0余场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持续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丰富城乡居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举办苗族祭鼓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送文艺进校园等11场次,组织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法美术摄影展,参观展览人数1000余人次。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普及群众(学生)10000余人。

--> 2023-01-13 何乾 周清志 杨光红 麻江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3920.html 1 产业兴旺 幸福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