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谋项目兴产业 工业倍增见实效

走进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只见长达近600米的玻璃生产线像一条长龙串连起整个厂房,从原材料投放到玻璃成型、切割、分包、搬运,全自动化生产无间断运作,玻璃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公司副总经理王静介绍,该生产线是公司一期项目投资16亿元建成的一窑两线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自2021年9月点火投产运营以来一直生产不停步。2022年1至11月产值累计达7亿元左右,市场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和广东、广西沿海一带地区。

正在动工修建的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光伏玻璃生产线,以及相应的钢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4.19亿元,计划2023年8月建成投产,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1.5亿元,解决就业1300人以上。

黔东南州把工业强州作为主要战略之一,出台《黔东南州十大重点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黔东南州新型工业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等文件,为全州工业产业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做大做优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等州级主导产业,高新区现代医药、炉碧玻璃、台江新能源电池、榕江家居、黔东白酒、锦屏羽毛球等各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链。

在台江县经开区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虽然疫情影响曾让我们生产减缓,但政府在人员、物流,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让我们对未来信心十足。”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钦晓峰表示。

自2018年落地台江以来,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完善产业链建设,打通蓄电池产业的上下游,直接带动上游产业链产值11亿元,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将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目前,天能贵州正在加紧建设三期项目的西南售后中心,预计今年全部达产,将带动2000人就业,工业产值将达到40亿元。”钦晓峰信心满满。

2022年1至10月,黔东南州基础材料及电池材料产业实现107亿元,成为2022年全州率先突破百亿级规模的产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的2022年贵州省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项目名单中,黔东南8家企业榜上有名,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三位。

--> 2023-01-1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3916.html 1 谋项目兴产业 工业倍增见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