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亮点一

丹寨: 农村物流助力 “山货”进城 “城货”进山 周梓颜 张燕

打开灯光设备、整理好着装,再将一个个精美的蜡染产品标记顺序后摆放在桌前。春节临近,画娘杨而报浪每天的直播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款是我们店的人气丝巾,手感特别丝滑,图案是苗族蜡染图腾,只有2条,大家拼手速哦……”在直播镜头前,杨而报浪有条不紊。两小时的直播,共卖出40余单,成交金额超过7000元。

今年47岁的杨而报浪是丹寨县扬武镇争光村的一名苗族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争光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蜡染的发祥地,村子里户户做蜡染,家家有染缸,蜡染是全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电商的“推波助澜”下,争光村的蜡染“真容”得以真正“面世”。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勇说:“因为有了电商,才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现在村里的妇女都是做订单产业的,她们负责画蜡,合作社负责收,按月结账。”

一大批同杨而报浪一般的非遗手艺人、致富带头人正在通过电商开辟出新的致富道路。2016年,丹寨县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近年来,丹寨县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已累计培训近1万人次。同时,该县建设打造了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4个,全县电商产品单品超100个以上。

电商不仅帮助丹寨特产实现“上行”,也在向乡村深处“下沉”。在网络购物平台下单,一周内,产品就能从沿海城市配送至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现在包裹直接送进村,方便得很。”近日,拿着刚收到的服装和零食,村民陶春梅继续下单,又网购了一些生活用品。

“快递公司两天派送一次,每次要收上百个包裹。”丹寨县城江村农村电商服务站内,包裹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负责人王玉怀说,党和国家政策好,农村大变样,村里不仅通了路,通信难问题也解决了,大家通过网络买进卖出,和城里没得差别。

近年来,丹寨县还深化信息基础设施提及改造,加快补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实现了移动5G网络“乡乡通”,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城乡居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2022年,全县累计实现网络交易额预计7.6亿元,同比增长15%;网络零售额4660余万元,同比增长15%。

--> 2023-01-13 亮点一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3912.html 1 丹寨: 农村物流助力 “山货”进城 “城货”进山 周梓颜 张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