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已成产近10年的茅台集团全资子公司——茅台文旅公司,过去一直在贵阳市办公。茅台工业旅游发展根基在茅台,远离茅台,在贵阳没有业务抓手,2019年,茅台集团明确了茅台文旅公司要搬回茅台办公,并对文旅公司业务方向进行准确定位:一是致力于文化茅台的推广,二是茅台工业旅游的整合运营,三是茅台文创产品开发营运。
2021年4月,茅台文旅公司着手搬迁工作。公司本部当时有员工18人,大多数都是贵阳人。公司要搬家,就意味着家在贵阳的员工也得搬到茅台办公,上班的工作成本、时间成本、工作风险都会增加。加上当时效益不好,员工看不到公司发展的希望。如果不把动员工作做细,很可能公司迁回茅台,迁的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为此,公司党支部多次召开动员会,给员工讲清楚公司在贵阳发展所处的尴尬局面,以及搬回茅台的诸多发展优势,让员工知大事、明大义。2021年9月,公司顺利迁回茅台,18名员工一个都没少。搬回茅台后,公司扩招队伍,如今员工队伍已扩大到59人,员工平均年龄30多岁。
茅台文旅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母应钊告诉记者,2021年6月,他由茅台集团到茅台文旅公司挂职后,看到公司账上颗粒无收,员工们士气低落,他当时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公司现状:四大皆空——公司空转,员工眼神空洞,财务空账,业务空谈。“但是,仅仅半年时间,到了2021年10月,我们公司就开始有业务了,而且到12月,1.5亿元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创造了奇迹。”母应钊说。
陈我权说,面对疫情对景区、旅游社带来的影响,公司发力文创开发,实现逆势高速增长。比如说,仅10多天时间,2023年“传统中国节·新春纳福季”文创产品就实现近3亿元销售收入。
文创产品的开发须满足收藏性、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等功能,重在创意,通过创意来实现茅台文化的传播,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效应。它区别于一般的商品,它可能是节日、活动、特殊纪念或高端品牌的跨界开发,最终目的还是传播文化,如冬奥会的冰墩墩,因市场热销,一下引起不同年龄特别提青年人对冬奥会的关注,茅台冰淇淋也是一个跨品类品牌应用的成功案例。2022年以来,茅台文创产品实现产值近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86%,利润同比增长629%。茅台文旅公司能在疫情下实现三位数的增长,证明了文创开发这条路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