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写病历到电子病历,从在医院排长队到手机预约挂号,从跨越千山万水求医难到就近享受资深专家线上会诊服务……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医疗深度融合,逐渐打破时空阻隔,让优质医疗资源触“屏”可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
“早上在镇卫生院看病,中午就住进了县医院病房,还联系上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号。通过这几天专家的诊疗,晚上睡觉也不咳了,胸口也不闷了,我和家里人都放心了。”龙里县龙山镇草原社区村民何开莲说。
近日,何开莲因反复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频发等症状,在镇卫生院通过AI问诊后,一键拨通龙里县人民医院呼吸科获得医生远程诊疗,后经绿色通道被转到上级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住进医院后,她在当天下午就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患有慢阻肺、脑梗塞、高血压等多发性病症,通过远程会诊连线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得到了省医专家的精准诊疗。
5天的治疗后,何开莲的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准备出院。
如今,这样的案例在龙里县已成为常态。一个摄像头、一个移动终端设备、一套数字化系统,通过网络传输,打破地域限制,将相隔几级的医疗机构可以紧密相连。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云诊疗”,通过远程医疗协作系统,连线县级医生、病历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持续监测并主动提示复诊,不仅问诊精准度得到保障,也让首诊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据悉,贵州省人民医院申报国家“5G+医疗健康”项目于2021年底获批试点。2022年,龙里县成为工信部、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贵州省人民医院“5G+远程诊断”的全省首个签约落地县。
龙里县卫健局局长罗显琴说:“将基层首诊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近享受县级专家的医疗资源,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目前,龙里县通过技术创新及体制机制改革,数字化医疗服务系统已覆盖全县3家县级医院、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4个村(社区),受益群众10余万人次。
龙里县“云诊疗”仅仅是我省“5G+医疗探索”的一个缩影。其实,早在2021年8月,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贵州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羔共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的“贵州5G+预防式健康管理医工结合试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便开始了5G+医疗项目领域的相关探索。
“智慧医疗与5G的结合,将加速远程医疗的发展和落地,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向地方医院、医疗机构或交通不畅的地方输出,有效缓解地方医院或诊所优质医疗人才和高端医疗仪器不足的现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验中心主任吴春维说。
吴春维介绍,不同于传统的就诊方式,该项目利用5G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健康管理,以“健康小屋+健康体检车+智能穿戴设备”的联合采集模式取长补短,实现移动性强、设备齐全、人群面广、检测同质化、传输速度快、检测数据连续的终端数据采集方式。市民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一体式”智能健康体检仪器、远程B超等终端设备获取体检数据和图片,实时同步到健康管理平台,专业医师进行远程诊断分析,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革新健康管理模式,引导市民养成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据了解,接下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逐步放大“5G+智慧医疗”试点,丰富和完善5G智慧医疗的应用场景,让5G与医疗更多融合,为广大人民求医问诊提供便利。
基于5G的远程医疗,便于两地、甚至多地专家同时线上会诊在医疗领域逐步成为常态。随着贵州在医疗领域探索不断深入,“千里操刀”的手术目前也已实现。
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围绕骨科手术打造的专业手术机器人专用手术室。手术室通过结合相关辅助设备,根据手术类型,医生站位习惯等,借助5G网络进行远程机器人手术。
5G对于医疗行业而言是一个质变,尤其5G环境下可满足医疗领域4K甚至8K的超高清手术直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微创化、高质量化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大。“5G+智慧医疗”是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综合利用5G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领域最新成果。不仅以远程方式进行手术指导及开展手术服务,包括术后康复等,让患者减少远途就医负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就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