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东南:

打造“新样板”

彭银 李佩珂

近年来,黔东南州始终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路,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提标” 延续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亮色”

黔东南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全面完成409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完成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黔东南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总体项目策划等中长期战略规划,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明方向,一幅幅规划蓝图走进现实,成为群众身边的亮丽风景。

机制“提效” 铺就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底色”

制度保障是依法行政的前提。黔东南州先后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并全面构建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制度体系,成立州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保护发展工作,全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章。

设施“提速” 打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成色”

黔东南州坚持把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通过积极申请各级保护资金,累计申报获得中央、省级专项资金17.84亿元,出台全国首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技术导则,在全国率先实现传统村落“蓝帽子”风貌整治、消防高压设施和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全覆盖。此外,丹寨、锦屏、黎平、从江、台江、剑河也率先实现传统村落公共建筑修缮全覆盖。

文化“提质” 传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本色”

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是传统村落核心吸引力的根源。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为主旨,2015至2017年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以及2018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邀请冯骥才先生等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向外界发出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好声音,凝聚海内外和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来,迸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活力,开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篇章。

示范“提档” 集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特色”

创新是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如何解答好高质量发展的课题。黔东南州按照“分级保护、分类管理、镇村联动、一村一特、共生共长、共享共赢”的规划思路,以“苗乡侗寨、心灵家园”为主题定位,选取堂安、四寨、黄岗、大歹、大利5个重点片区和25个保护利用型村落进行重点保护利用,融合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省级集聚区打造,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聚集辐射,整体推动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计划三年时间,建成雷公山原生态苗族和月亮山原生态侗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集群发展,为全国性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示范提供实践探索经验。

--> 2023-01-13 彭银 李佩珂 黔东南: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3859.html 1 打造“新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