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贵州民族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要强化国家和贵州省战略需求导向,提升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培养卓越基础学科人才是大学的使命责任。”1月12日,省政协委员,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学校充分尊重基础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主动争取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通过实施联合培养、联合攻关等方式大力选拔培养贵州本土基础研究人才,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贵州篇章蓄人才之能、助创新之势。
近年来,学校民族学、社会学学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累计达到7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2项,为贵州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制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全面深度融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学校的生态环境、化学工程、材料科学、机械电子、建筑工程、数据科学等理工类学科蓬勃发展,与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深度共建,探索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路径。
未来,贵州民族大学将实施重点学科群突进工程,聚焦民族民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建设,力争在民族学、社会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服务贵州主战略、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