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在贵阳揭牌,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肖白,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岳黔山,一级演员、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第7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获得者毕赣,成为首批入驻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的文艺名家。
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立足作品创作、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旨在充分发挥文艺名家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建立科学有效、富有活力的文艺人才培养机制,为建设我省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提供保障,集中优势资源,聚焦重大现实、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聚焦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展重点攻关,实现重点突破,打造一批体现历史高度、彰显时代精神、具有贵州特色的精品力作,培育一支业务精湛、梯次衔接、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推动我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缘起于2021年1月,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艺名家工作室、文艺人才孵化基地建设”。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贵州省文联党组创新思维,积极谋划,于2021年规划建设。2022年,省文联党组进一步将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作为省文联2022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制度建设、平台拓展、活动铺垫等方面提档升级,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规划先行,制度创新,夯实文艺名家工作室制度基础。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贵州省文联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工作方案》《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管理办法》《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项目扶持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了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项目的工作管理机制、名家选拔机制、检查验收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项目化运营与人才培养的联合方式,为实现名家作品留下来,本地人才成长起来的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贵州省文艺人才孵化基地作为贵州省文艺名家创作展示的重要平台,基地游客服务中心二楼打造成“双龙艺苑”小剧场,千里云河和悦歌堂两处场地打造成“云栖清音”艺术空间,并依托“双龙艺苑”“云栖清音”开展贵州文艺名家志愿服务百场演出活动。同时,还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打造了集艺术赏析、研讨交流、艺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厅,摄影、美术创作基地等。
省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名家工作室的初衷是让优秀艺术资源由“源头”流向“大海”。2022年贵州省文联启动“到人民中去”贵州省文艺名家志愿服务活动,安排文艺名家名作鉴赏演出和贵州影视作品赏析活动共100场,目前已完成38场,每场演出由一位名家推荐数位名家名作或贵州元素作品,推出“戏剧、音乐、歌舞、曲艺、杂技、魔术、诵读”等系列专场,集中打造人才孵化基地“云栖清音”“双龙艺苑”活动品牌,讲好贵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