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贵州省文艺人才孵化基地带动示范作用,省文联念好“三字决”充分发挥好文艺名家的“头雁效应”。
一是围绕中心创。坚持名家带头,紧紧围绕新时代十年贵州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落实建立一批文艺项目库、扶持一批重点文艺选题、开展一批主题采风行动、推出一批文艺精品这“四个一批”,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等全国名家到贵州指导文艺创作,完成电视剧《看万山红遍》、电影《云上南山》等一批文艺精品创作。
二是用心用情育。实施英才行动,聘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等全国名家为12个艺术门类举办24期、300余人次的高级人才研修班,为贵州文艺事业选尖子。实施充电行动,录制文艺名家公益大讲堂节目42期约3000分钟,完成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中青年文艺骨干轮训,既选名角又育苗子,确保文艺梯队培训不断档。
三是千方百计推。充分用好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这两个评价机制,组织第八届贵州省文艺奖对82件作品进行奖励,推荐20余人成为全国文艺家协会理事,形成持续不断创精品、推名家的长效机制。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和机制保障,不断激发全省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在文艺助力高质量发展上形成了一系列联动效应。
文艺精品迭出。继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取得巨大反响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并引起广泛反响的电视剧《花繁叶茂》获2022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红色经典著作《雄关漫道》入选“百年百部红旗谱”,京剧电影《布依女人》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新铁弓缘》获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杂技《绣琳琅》获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铜狮奖,6部文艺精品入选贵州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部部精品佳作让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进一步聚焦,在全国刮起一股强劲的贵州风。
名家带动效应凸显。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凭借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省书协副主席岑岚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以欧阳黔森、包俊宜、易闻晓、肖江虹等为引领,以2000多名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为骨干,以1.66万名省级会员为支撑,一支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贵州文军,正在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加速集结。
一批批“贵州制造”的精品力作,以文艺的繁荣发展演绎了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贵州新路”。以电视剧《花繁叶茂》的播出为例,该剧助推花茂村年接待游客145.97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成为以文艺精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名家带动、名作驱动,为描绘新时代贵州精神图谱注入了文艺动力。
省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挥文艺名家效应铸就贵州文艺“高峰”,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需求。充分发挥文艺名家示范带动作用,就一定能让当代贵州文艺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贵州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