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新农人”吴祥钧的桃园记

玉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李平 贺慧

1月3日,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的千亩桃园基地,桃林下套种的藏红花迎来了第一茬丰收。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和盛开正艳的藏红花,组成了冬日里特有的美景。

“自从吴老板来村里发展产业,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做。”混寨村村民杨四妹笑着说。

杨四妹口中的吴老板名叫吴祥钧,个子不高,脸上虽已有岁月留下的痕迹,身上却透着不输年轻人的精气神。

48岁的吴祥钧,出生在玉屏自治县平溪镇红花村,年轻时便帮助家里管理柑橘园和桃林。为了提高种植技术和产量,他决定外出学习。

“去湖南芷江学习如何对果树进行栽培和管护,学了有一年半的时间。”吴祥钧说。

有了技术支撑,吴祥钧不再局限于柑橘种植。2008年,吴祥钧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了玉屏自治县亚鱼乡有人种黄桃,但由于管理不善经营艰难。吴祥钧便将果园承包过来。他说:“既然学了技术,就得有用武之地。”

靠着对种植黄桃的热情和挑战精神,吴祥钧的黄桃事业越做越大。从当年承包30亩黄桃基地,到如今成立贵州黔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吴祥钧不断书写着“桃园记”。

“黄桃采摘期只有短短的20多天,因为不耐贮藏,远销成了大问题。但如果进行黄桃深加工,不仅能提高黄桃的经济效益,还能解决次果和远销难的问题。”吴祥钧知道,要想在黄桃种植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2022年,吴祥钧起步发展黄桃深加工,延伸出黄桃果干、黄桃罐头、黄桃酒等产品。为了提高黄桃林的附加值,吴祥钧又在黄桃林下套种了500亩藏红花。

随着玉屏黄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增加,为了让玉屏黄桃更加稳定、长远发展,吴祥钧提出:“建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把大家‘捆’拢来,合力协作才能让黄桃产业枝繁叶茂。”

2016年6月,吴祥钧联合玉屏其他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成立了玉屏皇桃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打造园区管护、储藏加工、物流运输、市场营销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制度化、市场化的黄桃产业发展道路。

如今,玉屏皇桃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共38家,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下一步计划继续深挖黄桃深加工的种类、走好黄桃林下套种这条路,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事业发展越大,肩上的责任越重。对于未来的发展,吴祥钧有着清晰的打算,不仅要写好自己的“桃园记”,更要写好玉屏的“桃源记”。

--> 2023-01-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2978.html 1 “新农人”吴祥钧的桃园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