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长期以来,基层团的工作面临着力量和资源较为薄弱的现实问题。团中央在《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把生存资源社会化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
在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践中,铜仁市万山区坚持党政所需、团委所能,积极探索生存资源社会化有效途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生存资源社会化路子。
“我们紧扣中央、省市团组织要求和区委决策部署,把团组织的联系工作与本地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项目化推动资源社会化配置,实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党委认可、群众满意。”团万山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接力希望·加油教育”是团万山区委推出的一个项目。项目围绕希望工程升级版要求,结合万山区委提出的“小区办名教育”目标应运而生。通过区委大力支持,项目上线10天便筹集130余万元。
结合打造春晖行动升级版要求,团万山区委大力实施“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春晖林”公益项目,种植发展全区重点农业产业万山香柚,筹集社会资金80万元,建成春晖产业园120余亩。
生存发展路径其实是可以学的!团万山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团区委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加强团内、团外平台的衔接,有效解决了筹资渠道不通、筹资方式单一的问题。
团万山区委与团省委青发中心加强对接联系,借用“贵青筹”网络筹款平台,先后发起“接力希望·加油教育”“悦读希望点亮梦想”项目,有效解决了筹资平台不通的问题,更为各乡镇、学校等团委、团支部探索社会化生存开展了路径,越来越多想干事无途径的基层团委、团支部找到了社会化生存突破口,积极创新谋划公益项目。
同时,团区委积极与社会组织联系对接,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青少年关爱计划募集资金合计17.43万元,2022年成功申报成为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项目合作县,3年将支持120万元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实现社会化生存关键在于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团万山区委通过公开发布倡议书、专题宣传片,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接力希望·加油教育”“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春晖林”“青少年关爱计划”等项目。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学生家长、在外青年大学生、春晖使者、普通群众主动参与,纷纷在“贵青筹”平台捐赠留言栏中写下对公益项目的美好祝福,并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进行转发,形成了“人人相传、圈圈相连”的广泛互动,营造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