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光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高校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中,应突出抓机制、抓重点、抓特色、抓实效,教育引导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突出系统观念“抓机制”,着力实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学、教、督一体。应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固化下来,着力构建符合高校实际、聚焦高校重点、发挥高校优势、体现高校特点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是建好“学”的机制。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形成完善的党史学习机制。贵州民族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着力构建“三级联学、五级联动”的学习制度,实现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党史学习。二是建好“教”的机制。构建由各级党组织书记、专家博士、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代表、优秀学生组成的“五级宣讲”体系,强化“精准滴灌”,做好送“教”上门。积极开发一批党史教育好课程、微党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加强师生党史教育。三是建好“督”的机制。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纳入“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随机抽查、列席旁听、调研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学,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见真章、有实效。
聚焦立德树人“抓重点”,着力实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应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谋篇布局,把百年红色党史融入教育教学。一是推动思政教育提质。思政课程建设应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挖掘育人元素,着力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新型思政课;同时,以思政元素和党史故事浸润专业教学,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二是推动文化实践育人。精心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红色主题雕塑等校园红色文化景观,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用好用活校园内外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师生面向基层一线开展理论宣讲,引导青年学生在党史教育现场传承红色基因。三是推动“三全育人”改革。把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
彰显守正创新“抓特色”,着力实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多样有内涵。高校应着力做好“党史+”的特色文章,不断拓展新形式、搭建新平台、产出新成果,提升工作实效和长效。一是突出“党史+校史”。把辉煌党史和红色校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党史学习中独特的“现场教学”。二是突出“党史+学科”。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创新探索情境式教育模式。贵州民族大学以党史故事、红色文化为题材,策划了一批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展示党课”,如结合音乐舞蹈专业,打造艺术党课;结合美术设计专业,制作党史题材作品,4幅作品分别被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和南湖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三是突出“党史+科研”。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突破“就党史论党史”的认识局限,从党史中溯源,认真阐释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不断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四是紧扣服务大局“抓实效”,着力实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起步点在学,落脚点在做。一是以党史学习教育“铸魂”。引导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引领师生始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以党史学习教育“聚力”。始终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聚焦解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办实事赢民心,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最大合力。三是以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组织引领师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主动聚焦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积极投身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主动融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主战略和主定位,把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