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发展特色优质枢纽经济

赵光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枢纽经济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将发展枢纽经济列为重点任务。贵州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中心,适合以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充分利用“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培育特色优质的枢纽经济,着力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级,促进货运、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为产业发展、城市经济提供新动能。

拓展“枢纽+开放”,加快枢纽经济发展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机遇,提档升级。建设交通强国试点要求贵州综合交通先行先试,不断将区位和交通资源优势转化为枢纽优势。“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或关键环节,围绕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黔中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交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建立有效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将枢纽经济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发挥带动作用。二是强化交通撬动,突出项目支撑。按照“交通+旅游”“交通+物流”“交通+矿产资源”“交通+服务”“交通+土地”等思路,启动新项目,打造一批主题服务区及旅游目的地服务区示范项目、策划文旅融合和交旅融合项目、打造智慧交通项目。

拓展“枢纽+服务”,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级。一是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覆盖范围。以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产业集聚地、制造业基地为核心,打造由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运输通道、组织服务等物流资源共同组成有机综合体。重点推进交通枢纽与城市主干道、国家干线交通网、区域其他重点交通枢纽连接线网的建设,统筹考虑陆海新通道、黔中城市群、乌江经济走廊等国家及贵州省的重大战略实施,加强三级枢纽节点建设。以贵阳贵安—安顺、遵义、黔南—黔东南“一核两极”物流枢纽为引领,不断开拓与加密铁路、航空客货运、公路、航道的运输网络。二是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衔接便利水平。提高公共交通接驳换乘效率,推动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提高换乘的效率和便捷度。推动货运枢纽内部“零换装”,加强公、铁、水、空等货运枢纽的规划衔接和物流网络交互对接。强化数字交通枢纽建设,倡导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大数据平台。

拓展“枢纽+空间”,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增值利用。一是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土地综合开发。加快建设交通枢纽综合体,推动交通、城市、产业、休闲娱乐等相关要素和功能以立体组合的形式集中布置;依托贵阳、遵义2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推进货运枢纽向“物流+制造业(大型生产基地)”“物流+商贸业(商贸流动基地)”“物流+城市”“物流+口岸”等功能形态发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强交通枢纽与节点的衔接。推进六盘水、铜仁、毕节、兴义四个物流枢纽节点和多个物流集散节点建设,强化物流枢纽产业园区联动,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一核两极四节点”物流空间总体布局,形成内统外联、协调融合发展物流网络体系。三是推广枢纽导向TOD城市开发模式。重点打造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以及建筑造型、特色街区、下沉广场、文礼书院、会展中心等要素紧凑开发,实现住宅、办公、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功能的集中布局,助力枢纽与城市融合发展。

拓展“枢纽+产业”,推动枢纽偏好型产业聚集发展。一是不断强化“枢纽+乡村农业产业”。通过高速延伸连接到农村公路,推进贵州公路运输与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发展“交通+三农”经济模式,打造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递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服务网络。二是持续推进“枢纽+智慧交通产业”。积极推动以交通枢纽的“互联网+”,定制公交、定制班车、货运无车承运、网络物流的发展,有效引导共享经济和绿色交通有序理性发展。推进智慧交通产业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三是发展壮大“枢纽+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公路交通行业基础设备发展,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公路桥梁、钢梁制造安装设备、装配式建筑设备等“路”产品。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及聚集区资源优势,发挥路衍经济在装备制造行业撬动作用,聚焦航空、航天、汽车三大产业,促进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四是培育壮大“枢纽+交旅消费”产业。打造以公路为轴线、以沿线人文特色、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为依托的多彩贵州风景道,实现“路旅融合”。发挥贵州省“桥梁博物馆”独特优势,遴选一批桥梁工程,开辟交通观光项目,打造桥梁旅游示范区,实现“桥旅融合”。鼓励普通国省道结合旅游公路建设,因地制宜设置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观景平台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 2023-01-0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2904.html 1 发展特色优质枢纽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