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4版)
6.石慧芬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她从事特殊教育事业20余年,用恒心和智慧敲开一扇扇尘封的心门,用真心和爱心呵护一群群特殊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柔与善意。
7.龙福刚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机巡二班高级作业员。
他坚守岗位20余载,潜心研发,先后获17项国家专利,挽回电量损失2.3亿度。
8.朱 宏 贵州省黔剧院院长。
他将人生最美好的40年时光献给黔剧事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一幕幕动人的戏剧篇章演绎着新时代的贵州故事。
9.刘天周 贵阳市开阳县公安局南江派出所所长、二级警长。
永不褪色的信仰,相伴一生的藏蓝。2021年底他勇救村民的那一跳,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使命和担当。
10.刘 宇 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毕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他为家乡修志,带领乡亲脱贫,在党史地方志编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条战线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11.李才刚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伺服车间电液伺服机构组组长、特级技师。
他30年坚守伺服产品装调一线,尽心尽力完成百余项技术攻关,不懈追求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梦想。
12.李 红 贵州省忠庄监狱生活卫生科副科长。
他用企业管理理念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大屋村不仅还清债务,还拥有了自己的“造血”产业,带领革命老区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13.李泽宏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北盘江电力光照分公司副总经理。
他将“钻研”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乌江流域9座水电站远程集中控制,优化调度效益电量累计20多亿千瓦时,为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奉献了力量。
14.李德祥 贵州合力商业投资集团董事长。
他发挥商超主渠道优势,让农民和市民两头都得实惠,不断鼓起农民朋友的“钱袋子”,切实丰富广大市民的“菜篮子”,积极拓展黔货出山的“新路子”。
15.杨 波 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原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
2010年,28岁的杨波主动报名到“贵州最高村”驻村,立下“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的誓言,坚持11年如一日扎根海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16.杨宗麟 铜仁市公安局万山分局政委。
从警26年来,他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上千人,破获各类命案70余宗,缴获赃款赃物价值上亿元。
17.杨荣礼 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任。
他25年坚守防灾工作第一线,扛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千斤重担,筑牢防灾减灾基层防线,慎终如始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8.肖 军 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带领全村种植樱桃,打造玛瑙红樱桃品牌,让靠“挖土烧煤”的破旧陶营华丽变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9.陈忠实 好彩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新贵商,致力做大做强“贵州货”,争做中国绿色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推动贵州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做到“事业出彩、人生放彩、生活精彩”。
20.陈晓义 贵州海智达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他带领一群退伍老兵深耕红色文化教育,扎根贵州红色土壤讲述传播红色故事。他一步一个脚印只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精神。
21.陈 罡 马蜂窝旅游网联合创始人、CEO。
他带领马蜂窝在贵州推进在线旅游资产(TPI)建设,共建国内微度假目的地样板,致力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发展到“旅游强省”。
22.罗应和 黔南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他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带头者,也是基层党支部的当家人。他不求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求把老百姓的每件小事办实办好。
23.周春松 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福泉环保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从外乡来到贵州,破解“三磷”环保顽疾,用高新技术为地方绿色发展提供原动力。他是守护绿水青山的探索者、实践者,他用爱浇灌福泉这片土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的含义。
24.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他是贵州新材料技术研究带头人。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有效破解了土地“白色污染”难题。
25.袁昌选 黔东南州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20年间,他始终致力油茶研究,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苦干,翻山越岭走遍全县,让油茶林遍地开花。
26.高山铁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产品开发党支部书记。
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研发,打造出中国“极地全地形车”南极一号,获20余项发明专利,让贵州制造驰骋南极。
27.郭 磊 贵州省纪委省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四级调研员。
他是纪检监察标兵,监督执纪能手。他用忠诚干净担当,在纪检监察和新型工业化监督检查两条战线上,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28.唐志刚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中心总师。
他是航天工匠,30载矢志不渝探索星辰大海,把奉献写上苍穹。
29.黄 松 贵州省应急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他是安全生产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推动安全生产事故防治从“人防”转向“技防”。他逐梦前行,用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30.滚录权 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镇苗本小学教师。
滚录权、潘明珍夫妻二人坚守大山学校24载,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帮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为山村教育贡献了毕生精力。
31.潘 凤 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居委会卫生室乡村医生。
她走遍普坪镇村寨家家户户,用青春和汗水坚守在苗岭大山间,接诊20万余人。她因坚持、敬业、奉献,被乡亲们誉为“最美医生”“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