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简介

一、开拓者(29人)

王廷科

王清华

石丽平

冉景丞

刘清国

李仁兵

李 胜

李桂莲

杨再炼

杨 延

杨 红

肖体奎

余留芬

冷朝刚

宋宝安

张龙敏

张永忠

张林昌

张泽龙

陈东彪

周家荣

周 琦

孟平红

姜 涛

聂德友

夏忠敏

谈孝凤

黄金龙

蒲邦顺

1.王廷科 遵义市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充分利用黎明村生态优势,带领村民组建生态乡村旅游公司,开展漂流、游船、餐饮等服务,发展竹笋、猕猴桃、生态鱼等产业。10年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9倍。

2.王清华 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是敢想敢做的“当家人”,让产业单一、村容村貌杂乱不堪的寨碧村变身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富裕村。

3.石丽平 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20余年如一日,整理记录苗绣的历史和技艺,带动当地群众制作、传承苗绣,让苗绣产生无限可能,惠及更多群众。2021年,松桃苗绣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冉景丞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他30多年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演讲、讲座、自然课堂、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上百场主题活动,组织编写出版《物种100·贵州智慧》等科普书籍,带动更多人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爱大自然的行业中来。

5.刘清国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1年,他把芒果种植带到了黔西南州望谟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群众脱贫增收的希望,培养了大批致富带头人。2021年,望谟县芒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余亩,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累计带动10万余人脱贫。

6.李仁兵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

他总结出精准扶贫“四看法”,得到群众认可和全国推广。他建基础、重人才、办产业,解百姓困难,带领村民圆梦全面小康,阔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7.李 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主导研发的“东方祥云”平台从全球861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最高奖——“云端大奖”,让洪水预警预报服务面更广、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为全国防汛减灾作出巨大贡献。

8.李桂莲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原名誉院长。

她辛勤耕耘60年,钻研现代山地高效蔬菜栽培技术,把蔬菜变为富民产业,被农户们亲切称为“女财神”。

9.杨再炼 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总支部书记。

从村里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到把群众冷暖装心中的支部书记,他奔波于乡间田野,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闯出一条富民强村的特色之路。

10.杨 延 首钢水钢集团公司钢轧事业部主任工程师。

23岁进入水钢,与轧钢机器相伴31载,他从未停止过对切分工艺改进创新的追求,陆续开发出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切分工艺,是实至名归的中国钢铁行业“切分王”。

11.杨 红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研究员。

她带领团队主持制定并发布涵盖辣椒选育种、育苗、移栽等6个生产环节的8项贵州地方标准,构建起了贵州辣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12.肖体奎 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护林员。

他38年前申请承包村里1500多亩荒地,开始了拓荒造林生涯。在他的带领下,如今林区已成为全村的“绿色银行”,百姓吃上“生态饭”,实现了户户有森林,家家有牛羊。

13.余留芬 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

21年间,她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从一穷二白到共同富裕。先后修通通村公路,建起多家村集体企业,让昔日穷村一跃成为小康村、文明村。

14.冷朝刚 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

10年来,他每年完成一件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让青杠坝村一步一个脚印变成现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0万元,人均收入1.62万元。

15.宋宝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他几十年如一日,带领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教师团队,追逐“绿色农药梦”,以贵州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发展中国人自己的绿色农药,推动了中国农药和植保技术的进步。

16.张龙敏 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白马村原党支部书记。

她带领村民种植桑树3000余亩,建立蚕丝被加工厂,创建“岭南白马”蚕丝被品牌,让白马村化蛹成蝶,村集体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17.张永忠 黔南州罗甸县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他始终站在水果产业发展的第一线,用36年的青春坚守,成为罗甸水果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和“引路人”,培育和见证了一个个水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造福了一方百姓。

18.张林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锦屏县分公司投递员。

穿行大山35载,乡邮路上写春秋。他走了26万多公里,穿烂了240多双鞋,把140多万件邮件送到乡亲们的手中,用“铁脚板”架起了山里山外沟通的“桥梁”。

19.张泽龙 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楮皮田村大坝田小学校长。

37年教书育人,亲自动手修路铺管盖教学楼,出资9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2014年被确诊为鼻咽癌后仅1个多月又回到课堂。在他心里,学生就是良药,就是精神支柱。

20.陈东彪 毕节市七星关区民政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

他2岁时因医疗事故右下肢失去正常功能,但他刻苦学习、不屈不挠。进入民政行业工作30多年来,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答卷。

21.周家荣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丝制造高级技师。

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国家级工匠,先后参与了“中国天眼”、神舟系列飞船、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用钢丝绳的研发生产工作,取得多项专利及成果转化。

22.周 琦 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他寻“锰”40余年,找到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使贵州锰矿储量跃居亚洲第一位,并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固体矿产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23.孟平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她带领团队以19个县为试点,研究总结出适宜贵州不同区域蔬菜“一年多茬”高效种植模式100余套,累计示范推广蔬菜高效种植242万亩次,总产量1957万吨,总产值341亿元,用技术“蔬写”了贵州农业致富经。

24.姜 涛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

35年来,他潜心专研焊接技术,攻克了数以百计的技术难关,先后参与“长征”系列火箭焊接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5.聂德友 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天富刺梨园联村党委书记。

从经营矿产到返乡发展刺梨产业,从自掏腰包发放刺梨苗鼓舞村民大胆尝试,到成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刺梨3万余亩,他让全村老少成了“股东”,共尝刺梨甜头。

26.夏忠敏 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二级研究员、省辣椒产业专班副班长。

从业37年,她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农技服务上。她走遍40余个辣椒产业发展重点县(区)及乡镇,手把手指导农民种好辣椒,把论文写在了黔山秀水间。

27.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二级研究员。

她坚持“藏粮于技”才能“虫口夺粮”的理念,围绕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用“理论+实践”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足迹遍布全省88个县市区。

28.黄金龙 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关工委副主任、九坝镇退教协会会长。

30多年来,他东奔西走寻求资助,筹措“一对一”助学帮困资金200多万元、爱心物资8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0余人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29.蒲邦顺 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校长。

他1993年创办兴农中学,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致力教育扶贫,累计资助减免贫困生费用近1亿元,助力6000余名农村孩子圆大学梦。

--> 2022-12-30 一、开拓者(29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2467.html 1 “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简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