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昌
近年来,天柱县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推动产业发展,抓实乡村治理,将渡马镇共和村、蓝田镇东风村、坌处镇三门塘村等8个试点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升级版”。
近日,蓝田镇东风村村民给400多亩羊肚菌基地扎完棚后,又忙着撒菌种,铺营养袋。接下来还要准备采菌,120多个村民在羊肚菌基地有干不完的活。只要不缺勤,一年到手工资有五六万元,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我在羊肚菌基地负责翻地、搭棚、盖膜、撒种等技术调度和管理,工资加奖金一年进项6万元。在家门口就业,上下班也就几分钟路程,收入高,开销少,还能照顾孩子。”在羊肚菌基地当管理员的张泽英说。
今年,东风村乡村振兴服务站把“稻+羊肚菌”轮作作为主导产业,构建村企合作新模式,村里投入200万元与龙头企业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羊肚菌435亩,村里负责土地流转、投入资金,公司负责种植、回收、加工、销售,预计利润5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0万元,解决就业300余人。
受益于乡村振兴服务站发展产业的不只是东风村。渡马镇共和村甘溪300亩菊花怒放,坌处镇三门塘村“合约食堂+旅游”入股村民喜拿分红,凤城街道南康村500亩西瓜、南瓜、洋荷享誉县内外,远口村豆腐产业园12月底即将投产使用……
“我在菊花基地起垄、移栽、施肥、除草、采摘,一年收入6000来块钱,在家也不愁没活干。”长期在菊花基地干活的村民吴桃柳说,菊花烘干、包装也少不了她。
像吴桃柳一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村民还有不少。天柱县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布局“一村一品”试点产业,开展以党组织联经济组织、经济组织联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联家庭经济、家庭经济联保险金融,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的“四联双增”工作;“人才下沉”开展产业技术服务6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00余个。投资850万元,建设“稻+油菜”、功夫菊、羊肚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10个,带动发展烤烟、油茶、辣椒、黄豆等产业近3000亩。各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为8个试点村群众带来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
天柱县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不仅在发展产业方面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在乡村治理方便也给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该县成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改革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直部门选聘16名政治素质好、热爱“三农工作”、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制定下发相关文件,高度重视“一县一试点”建设宣传工作,深入挖掘总结经验,稳步推进试点建设。渡马镇共和村移风易俗,参军酒、升学酒、满月酒、生日酒、乔迁酒不办,红白喜事控制在20桌以内,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发展产业的精力多了;石洞镇槐寨村开展“庭院美化”“庭院绿化”,改造房屋立面、人行步道、庭院、观光步道,铺设污水处理池及管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邦洞街道赖洞村建立“光荣榜”“黑名单”评选机制,开展最美家庭、孝老敬老模范等评选活动,和美乡村逐步成型……
目前,天柱县共和、东风、雷寨、赖洞、地良、三门塘、远口、槐寨等8个试点村建设接近尾声,村容村貌日益增“颜”提“质”,吸引周边城市诸多居民“近郊游”“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