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贵州部分地区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连续高温少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水稻、玉米、高粱、辣椒等农作物受损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在黔东南台江县,国寿财险台江县支公司闻“旱”而动,“迅速组建查勘专班奔赴台拱街道、萃文街道、台盘乡、革一镇、施洞镇、南宫镇等地,迅速实地查勘水稻干旱经济损失!”国寿财险黔东南州中心支公司党委第一时间作出“两个迅速”动员令。
在台拱街道、萃文街道、台盘乡、革一镇、施洞镇、南宫镇等多处水稻因旱受灾现场,国寿财险台江县支公司及时查勘理赔,有效减轻受灾农户的损失。目前,国寿财险已完成全县2554户水稻种植户水稻赔案,保险理赔金178.36万元已成功支付。
台江县台拱街道村民激动地表示:“感谢国寿财险公司为我们送来另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庄稼收成减少的焦急。”
面对旱情,我省多地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涌现很多动人场景:国元农险贵州分公司主动担当作为,各分支机构累计成立查勘小组18个、参与查勘人员807人次、出动查勘车辆459车次。截至9月底,该公司就向1.82万受灾农户支付旱灾赔款1209.61万元,基本完成了旱灾理赔工作。8月22日,国元农险贵州分公司桐梓支公司及时向风水镇、容光镇捐赠了11吨复合肥和水泵等抗旱救灾物资;10月14日,国寿财险黔东南州中心支公司在黄平县谷陇镇举办黄平县2022年度水稻干旱受灾现场赔付仪式……“为农村老百姓减少灾害损失,是我们的职守,更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份责任。”国寿财险台江县支公司农险专员熊龙付道出了我省基层农险人员共同的心声。
而在此积极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背后,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功效。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
追溯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沿革,不难看出,曾几何时,农业保险仅仅沿袭商业性保险的发展路径,存在着农民因收入低连带参保意愿降低,而对保险公司来说,农业保险高风险率、高赔付率、损失额大,致使参与经营农险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发展深受桎梏。农业保险具有的这种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说明农业保险高效发展离不开财政补贴的支持。
2007年,我省开始投身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改革之中,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即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做法,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保险。通过稳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持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使得农业保险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助推器”“稳定器”。
“今年生猪价格一直在跌,换作往年,我们这些养殖户不知道要愁成啥样。现在有了生猪价格保险,市场不好,虽然挣不了什么钱,但有人保公司帮我们兜底稳成本,给我们养殖户吃了颗定心丸,让我们有了养殖的信心和底气。”赫章县一位生猪养殖户老李深有感触地说道。
原来,进入三季度,由于生猪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对毕节脱贫地区生猪养殖主体发展生产造成了冲击。幸好老李参保了人保财险贵州省分公司推出的“保险+期货”项目。至今,该项目为赫章县3211头生猪提供价格风险保障534.47万元,共产生了73.05万元的保险赔款,赔付率高达227.78%。
确实,“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作为一种惠民政策,从中央、省到市、区各级财政都对农业保险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购买农业保险主体实际支付的保险金只占总保费的20%至30%,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业内人士评价说。
不少参保农户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他们的“定心丸”,能帮助他们灾后迅速恢复生产。“花钱保未来”,也让他们大胆地扩大种养植规模。
目前,我省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创新了政府救灾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了农业风险,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从近年来的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如今,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数量、参保户数逐年提升,保险覆盖面、覆盖率逐步扩大。2019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8亿元,累计为652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风险保障1742亿元,累计向35万户次投保农户支付赔款8亿元。2020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3亿元,累计为802.3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风险保障1922亿元,累计向32.82万户次投保农户支付赔款8.77亿元。
截至今年11月,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为188434.43万元,同比增长13.75%,累计为827.33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风险保障2021.54亿元,累计向85.04万户次投保农户支付赔款122138.81万元,同比增长33.71%,案件结案率为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