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共话乡村振兴新未来]田畴沃野万象新

——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冬至时节,云贵高原上的山涧川流不息,浸润着脚下每一片土地。

在黔北农村,农户们忙着修整大棚、除草御寒;在清水江畔,刚播下的种子已有嫩苗儿破土而出;在乌蒙山巅,满院晾晒的党参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乡野山间各种耕种繁忙、欢声笑语不断,铺展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殷殷嘱托,映照初心,全省上下砥砺奋发,树新风、创新绩、绘新景,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农田忙起来,产业开花节节高

12月,高原的风吹得呼呼作响,在乌蒙山区,一个专属于冬季成熟的“宝贝”正待破土而出。

一早,家住威宁自治县海拉镇海昌村的邹元六,匆匆吃过早饭后提着锄头往山上赶。来到自家地里,邹元六麻利地戴上手套,抡起手中的锄头向地里挖去,没一会儿工夫,一节根条细长,皮肉紧实的黄色党参就被他挖了出来。“这是健脾益肺的好药材,我们村373户人家都种有党参,每家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抖落掉党参上面的泥土,邹元六满意地说。

由于收益可观,当地党参种植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2021年海拉镇以威宁海拉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载体,带动全镇发展党参产业,目前全镇已发展种植党参近2万亩,年产值亿元以上。

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从前在土地里刨食求温饱,如今这山地已“生金”,养富一方百姓,也加速了现代化入村进山的步伐。海拉的党参,仅是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缩影。在遵义,一根小小的辣椒托起百亿产业,逐步建立健全以中国辣椒城为核心的市场交易体系,2021年市场交易额达800亿元以上;在湄潭,一枚茶叶振兴一座城,令湄潭连续两年位列“中国茶叶百强县”榜首;在六盘水、安顺、黔南、毕节,一场以刺梨为契机的新兴产业已布局成型……

新开局,谋新发展。为打造衔接乡村振兴的样板,让产业在乡村遍地开花,我省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深入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聚焦现代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已实施产业项目5616个。2022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8.48亿元。在一个个项目的助推下,“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富民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基础设施强起来,美丽宜居幸福村

12月,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街道两旁的树叶依旧挂在枝头,青的黄的装点着街头巷尾。庭院处,村民们自种的小花开得缤纷艳丽,看不出一丝冬日的萧瑟。

“交通方便、环境好,村里还教会了我‘鲜花造纸’的手艺,别说不想出门打工,外地人还争相过来旅游体验。”谈起如今的生活,罗吉燕赞不绝口,在她看来,现在的生活环境可一点不比城里差。

乡村好,好在内外兼修。近年来,贵州各地加大乡村建设力度,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从道路到房屋,从庭院到厕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家家变得亮堂堂,村村都在拼“颜值”。

“以前在农村,哪有厕所这一说,露天里搭个棚子,那卫生别提了。”回忆起从前的脏乱差,修文县谷堡镇平寨村梭坡组组长何生勇连连摇头。“为了让群众参与进来,我们记不清开了多少坝坝会,听意见定方案,要治理就要讲民主。”何生勇说。

主意群众拿定、建设群众动手、环境群众管理,党员干部干事冲在前头,从“塑形”到“铸魂”,“面子里子”一手抓。

从美丽乡村道路畅通、清洁能源建设、数字化建设,到农房质量安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入手,全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生态型、产业型、传统村落型、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型等特色小寨,全面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整治农村房屋乱建、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八乱”,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新(改)建农户厕所21.9万户,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超过60%。

一个个村庄就这样靓了起来,人气越来越旺,各种资源要素流入农村,成为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热土。

钱袋子鼓起来,人才活跃动力增

“俗话说‘清汤寡水,全靠蘸水’,欢迎新进直播间的朋友,我们的辣椒在1号链接,欢迎大家点赞购买……”入夜,摆上热气腾腾的火锅,和一碗令人垂涎的辣椒蘸水,汪叶岗的网络直播开始了。

在兴义市猪场坪镇龙滩村,提起“网络红人”,大家都会最先说出汪叶岗的名字,自2019年返乡创业以来,汪叶岗就致力于通过“直播”的方式,将家乡的辣椒宣传出去,如今事业也做得红红火火。

“先是扩大种植规模,建起加工厂,今年我又联合村里的种植大户成立了合作社,专注辣椒加工和直播销售。”对未来的发展,汪叶岗信心满满,在他的带动下,龙滩村的村民们也跃跃欲试,往日里背到市集卖一天的辣椒,如今对着屏幕“叫卖”就能促成近百单生意,这新买卖可让椒农们开了眼。

如果说直播带货是打破地域限制的一种新尝试,那牵起基地与市场的纽带,便是农产品传统销售拓宽渠道的延伸。与汪叶岗等“直播达人”视频带货的方式不同,在松桃自治县盘信镇后寨村,“90后”龙再勇干的是牵线搭桥的买卖,被称之为“农村经纪人”,他介绍:“农产品下地我们就收,不用大家拖到市场去卖,现称现给,都是现钱。”

作为农户和收购商之前的桥梁,近年来龙再勇活跃在农村一线,在他手中掌握着20余家省内外经销商的资源,涉及辣椒、中草药、竹笋等产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在贵州农村,像汪叶岗、龙再勇这样的“新农人”比比皆是,他们是支撑本土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乡村振兴实施以来,10035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奔赴一线,32175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基层出谋划策,为广大农村增强人才队伍,固本强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省各地持续开展各种乡村振兴培训班和充电班,召集村里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教技术、传经验、拓思路,让一批批人才队伍强起来,为乡村建设补充坚实力量,为黔货出山打开新思路,为贵州传统农业注入了新活力。

携手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贵州高原儿女们闯劲不减、奋斗不止,用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

--> 2022-12-26 ——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2031.html 1 [共话乡村振兴新未来]田畴沃野万象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