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仁怀大坝镇

“强组兴村”增添发展动能

大坝镇在探索推进“下组兴村”的基础上,以村民组为单位实施“强组兴村”工程,有效探索“干部到组、任务到人、成效到户”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大坝镇簸箕坝村簸箕坝组是仁怀市现代山地特色有机高粱示范园区核心区域,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大。由于原供水管为塑料管,在今年普遍高温的环境下,供水管久经曝晒,破损严重,维修量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正常用水。这让簸箕坝组村民组长刘秀棋心痛不已。

大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强组兴村”干部刘小燕得知后,立即邀请镇水务站实地查看水管损毁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水务分管领导,经协调,将簸箕坝村簸箕坝组管网维修纳入2022年乡村振兴入户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提供45万元将供水管更换为钢管等,成功解决了簸箕坝组203户821人用水难题。

组织重心下移,干部服务下沉,资源保障下倾,这是大坝镇积极推进实施“强组兴村”的鲜活案例。  

大坝镇坚持党政领导推动,充分发挥党委“一线指挥”作用,建成了安山组“百言厅”、簸箕坝组“党群微家”等一批固定阵地,建成了东风组、河坝组、民和组等一批流动阵地。坚持三级组织联动。建立健全镇级指挥部、村级联络站、组级服务点“三级”指挥调度体系,分级细化三级职责,确保人在组中走、事在组中办。坚持党员干部带动,带头落实包保责任,全面带动531名强组队员,深入村组产业、项目、群工一线,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

通过政策在组落实、生产在组发展、问题在组解决、新风在组树立的方式,大坝镇以“强组会”“百言堂”等契机,与群众讲政策、唠家常、话振兴,推动惠民助农政策落实在田间地头。坚持整镇推进、村村联动发展模式,立足有产业规划、有组织方式、有人才队伍、有利益分配的“四有”产业发展标准,因地制宜,发展高粱+、中药材、蛋鸡等18个集体经济项目,种植豌豆尖6000亩、油菜8000亩、精品蔬菜4000亩。截至目前,高粱产业收入4000多万元,特色产业收入350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纯收入达86.42万元。

(赵林珊)

--> 2022-12-23 仁怀大坝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953.html 1 “强组兴村”增添发展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