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共话乡村振兴新未来]破农技疑惑 解增产难题

(上接第1版)

如今,“有问题就找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了黔西市种植户的共识。

破百家农技疑惑,解千家增产难题。2022年,全省2035名科技特派员累计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5万个(项),建成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2906个,联结服务企业(合作社)3702个,培养帮带本土人才1.2万人,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3.9万人次。

在山里奔波,在田野耕作。科技特派员们以农民期盼的技术作为科研方向,让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听得懂、传得开、立得住”,成为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护航队。

十年“磨”一树,枇杷变金果。台江县枇杷产业的兴旺,离不开被群众称为“枇杷保姆”的台江县科技特派员吴格娥。十年如一日,吴格娥为台江“革一枇杷”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让“革一枇杷”从原来的隔年结果到现在的年年丰产,助推革一镇成为台江县枇杷种植核心区域。

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团长宋德荣组建绒毛用羊产业组,联合贵州新乌蒙生态牧业公司开展绒毛用羊优良品种选育攻关,选育出“贵乾半细毛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实现贵州省畜禽品种国家审定“零的突破”。

如今,“贵乾半细毛羊”已有近20万只,拥有3个核心种羊场,近万户养殖户“吆着羊儿”奔小康。

为培育一批留得下、带不走的产业人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技特派员们还对当地农技人员、养殖技术骨干和农民进行培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产业发展后劲,让老百姓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

“只要按照科技特派员传授的技术方法进行管护,家里60多亩蜂糖李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镇宁自治县沙子乡沙龙村村民罗汉,听完蜂糖李高产优质剪枝技术教学示范后信心满满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省科技特派员们将继续扎根田间地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

--> 2022-12-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900.html 1 [共话乡村振兴新未来]破农技疑惑 解增产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