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
不久前,医疗卫生援黔专家、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贵医附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带领专家团队来到威宁自治县,进行冬季高血压相关疾病诊疗培训活动,并为当地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开展教学查房培训……
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实施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工作,并将其纳入了《关于共同推进贵州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重要内容,还聘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担任“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团长。
近年来,不断有像余振球教授一样的专家加入“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智献力。截至2022年底,“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入团专家总数达1531人,其中院士62人,2022年新增入团专家130人,其中院士2人。
“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品牌效应持续发挥:各位院士、专家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技术提升等方面给予了贵州帮扶与支持。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炽热的情怀,为贵州群众解除病痛之苦,为受援单位发展献计献策,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 柔性引才激发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水平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健康贵州建设。这给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建设健康贵州,离不开人才培养和完善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省卫生健康委大力实施“黔医人才计划”“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等行动,着力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上下功夫,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2022年8月18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一行到贵州医科大学北京路校区考察指导工作并看望慰问“协和班”学子,寄语医学教育要培养“人格”“学格”“体格”,并勉励“协和班”学子要多到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汲取精神营养,补足精神之钙;
2022年10月上旬,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指导、合作下,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余丽梅教授团队联合申报“2023年国自然基金委—贵州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报”,贺林院士及其团队秦胜营教授目前与何志旭教授、余昌胤教授、余丽梅教授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3人;
2022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骨科邓忠良教授以及博爱医院康复科李建军教授三位援黔专家的帮扶下,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在医疗服务、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实质性帮助。通过与专家一系列的学习交流,增强了该院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扩宽了医护人员的救治途径,丰富了救治经验;
2022年,侯凡凡院士、王辰院士、戴琼海院士、钟惟德教授、刘永达教授、付平教授等为贵州省人民医院累计培养博士8名、硕士6名;夏术阶教授和省医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接受受援医院人员培训进修5人次;郝小江院士作为贵州医科大学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培养毕业博士4名、硕士5名……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依托援黔专家“软实力”,用好人才、培养人才,正不断增强各个医疗机构“硬实力”。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病变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患者组织及器官缺血、缺氧和器官淤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2022年10月24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内,援黔医疗专家余振球正带领着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团队,通过远程医疗设备,对全省各地的省、市(州)、县(市、区)、乡各级医疗机构的近5000名医生,进行2022年全省高血压性心力衰竭诊疗视频培训班的培训。
自2016年加入“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起,余振球教授就开始致力于我省高血压防治网络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这位被称为我国高血压领域“泰斗”的研究专家长期扎根贵州,带领团队走遍了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100多个乡镇与社区。帮助贵州领先全国建立起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高血压防治网络和体系,为全国高血压诊疗和预防体系建立健全做出榜样。
“我们要把研究生培养和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培养高水平和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推进高血压学科建设,给贵州培养出阶梯型的人才队伍。”余振球说,要加快对贵州省各市(州)、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满足患者在家乡看好病的需求。
过去这一年,贵州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工作蕴涵强大的人才资源,不断采用灵活多样的引才和用才计划,扩大援黔专家人才库。通过柔性引进解决高端人才紧缺的问题;通过联合培养青年人才,解决人才培养途径问题,增加咨询专家和引领专家,提升贵州医生在国家重大项目中的申报竞争力,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学科建设提质升级
2022年8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公学院与贵州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共建群医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备忘录》。从2019年群医学在贵州落地,到2020年群医学在贵州探索应用,再到在贵州建立群医学实践基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曾期许的“群医学”在贵州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合作共建群医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备忘录》是双方围绕“群医学”建设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学科发展方向,以《慢阻肺病照护的群医学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为群医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起点,以“慢阻肺病”的疾病管理为抓手,逐步落实和实现群医学“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健康照护,动员现实可及的资源并提高应用效率,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王辰院士说,贵州积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对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动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发展基础。
2022年,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碧娟教授指导下,从3月起,率先在省内陆续开展了在淋巴血浆置换术、全血/半全血置换术等输血治疗技术,取得良好的疗效,已有多例疑难病例患者受益。输血科已逐步开展临床输血治疗项目,学科逐渐开始转型,从单纯负责临床用血保障的医技科室,逐渐向集医疗、医技、管理职能的综合性学科方向发展;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科研合作、互联网远程诊疗和远程会诊,建设成为融合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神经系统疾病区域中心平台,建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神经系统疾病及疑难病诊治体系,全面提升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为贵州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贡献力量,更好地为全省人民群众服务;
2022年9月23日,在西部儿科发展专科联盟-儿童肾脏疾病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肾脏科在李秋教授团队帮助下成为联盟成员单位,对全市儿童肾脏疾病诊疗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加强学科建设,贵州借助院士、专家工作室这股“东风”,积极打造重点学科、特色科室,合力完善健康保障。
近年来,钟南山院士、王正国院士、张志愿院士、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高长青院士、于金明院士、周良辅院士等37名院士先后在贵州建立了41个院士工作室,指导我省医疗机构在呼吸科、急诊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多中心临床科研。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院士,更是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设立了他的院士工作站,通过医工合作,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临床转化应用。
■ 书写人民健康答卷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统筹推进,牵头制定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工作方案》,明确了帮扶内容及工作步骤、目标任务、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省属医学高等院校、省级医疗机构等发起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校友会、对外合作交流平台等资源,联系推荐援黔专家。省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得到更多帮扶。
“小朋友,哪儿不舒服?”2022年8月19日“中国医师节”这天,身穿白大褂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再一次以“援黔专家”的身份坐在了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义诊台,为14岁的男孩看病。
在这场“医疗卫生援黔院士专家团赴台江县开展‘中国医师节’大型义诊活动”中,贵州省人民医院和台江县各家医院的帮扶专家及临床医生同王辰院士专家团队汇聚一堂,他们围绕常见病、慢性病开展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诊疗,面对面为台江患者诊疗答疑。
作为援黔专家,王辰院士的足迹遍及贵州大地,他曾前往铜仁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指导住培基地建设;也到过贵阳寻常百姓家手把手教授呼吸慢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曾率领团队全力帮扶习水县人民医院进行医教研管理全方位建设,还对口帮扶仁怀市人民医院……
“宋尔卫院士是乳腺专业的第一个院士,一个临床科学家能成为援黔专家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专科进行帮扶,对不论临床还是科研的发展都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贵医附院乳腺外科刘蜀介绍,宋尔卫院士团队乳腺肿瘤中心曾多次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刘蜀教授团队在乳腺癌、乳房重建等高难度外科手术和理论讲解上与乳腺外科有过帮助交流。
2022年8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在贵阳接受贵州省人民政府聘请成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宋尔卫院士加入援黔专家团帮助贵州,为贵州做好医疗卫生工作增添了动力、增强了信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王华庆作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积极指导我省开展免疫规划工作。2022年以来,在脊髓灰质炎疫情处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团体标准创建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意见,有力促进了相关工作推动落实;在国家疾控中心辐射安全首席专家苏旭教授的帮助下,结合贵州省各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为我省争取到了12个额外名额参加全国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技术培训班和放射诊疗监测技术培训……
七年来,在贵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里,总能看到援黔专家的身影,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医疗卫生援黔高潮。
■ 远程医疗落地生根
远程教学、远程诊疗、远程手术、远程会诊、手术指导……
2022年,疫情给许多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形势依然不容懈怠。部分援黔专家因疫情原因不能亲临现场教学指导,但是帮扶工作却并未暂停,远程医疗成为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优秀专家资源,东部医院的优势不断延伸到贵州各地,为黔中大地的老百姓提供“触手可及”的医疗资源。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2年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许多医疗机构与对应援黔专家积极联系,大力组织专家线上授课和交流。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与援黔专家保持每月定期开展至少一次授课讲座。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邀请的张新玲、杜志明、张丽等援黔专家多次通过远程会议等方式开展疑难病例会诊,提高了医院医师的诊断能力,为患者解决了外出就医难题。
2022年11月中旬,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樊代明院士受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邀请参加2022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论坛,就消未来医学的挑战与对策进行学术交流。
毛恩强教授在担任遵医附院重症医学的援黔专家期间每月坚持一次线上学术交流,集中上海瑞金医院专家的力量,针对各自临床病例,进行互动交流。瑞金医院的血液科、内分泌及普外科,影像科等很多专家均参与其中,极大地促进了该院重症医学科的学术提升。
援黔活动开展七年来,借助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平台,在帮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输血”和“造血”并重,在“请进来”院士、专家的同时为贵州培养一批本土医疗卫生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这场跨越山海的“健康接力”仍将继续。
依托“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柔性引才,未来必将为贵州源源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为建成“疑难杂症不出省,大病难病不出市,急症重症不出县,小病慢病不出乡”的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