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凤冈:10万“娘子军”顶起乡村振兴“她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国欢

一个个女能人、女老板、女汉子……从“小锅台”走上了服务山乡、振兴一方的“大舞台”。

凤冈县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有一支重要的“她力量”,她们敢想敢干,不畏艰辛与汗水,在创新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路上绽放光彩。凤冈县积极发挥党组织对妇女人才引导作用,引导10万名“娘子军”顺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要,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裁布面、装拉链、缝鞋底……走进凤冈县永羚鞋业加工厂的生产车间,清一色女性员工,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只见她们飞针走线,一双双棉鞋渐渐成型。

2009年,在外务工学到制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李永琴回乡,在县城开办了棉鞋加工厂。2018年,为了解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她将厂房搬进了凤翔社区。

由于厂里工作时间灵活,工资按件计算,搬迁群众张大姐利用闲暇时间在厂里上班,一个月挣了3000多元。“挣钱和照顾老人和孩子两不误。”张大姐说。

现在,李永琴的加工厂年产30多万双鞋,产值近400万元,为近80名来自搬迁家庭的妇女和2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李永琴也先后获得“遵义市劳动模范”“遵义市最美创业女性”“醉美遵义城最美凤冈人——最美劳动者”等称号。

除了办厂创业的李永琴还有用科技助农增收的苏会。在何坝街道何坝社区,苏会是有名的科技种菌能人。

2019年以来,她始终坚守在食用菌生产种植的第一线,践行着“用技术改变农村”的初心。苏会是贵州信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做强食用菌产业,减少购买菌棒成本,她积极向省农业科学院寻求帮助,利用遵义市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制作菌棒,成功实现菌棒成本降低50%、出菇率提高15%。在研发过程中,同时申请了菌棒配方、辅料加工装置等4项技术专利。

今年10月,她又带领公司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新路子,以农户庭院为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组织方式,免费为农户发放菌棒,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闲置庭院发展“微菌园”,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像这样通过妇女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动群众致富的例子在凤冈还有很多。近年来,凤冈县立足乡土人才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带妇建,以“持家、发展、家教”能力培训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妇女、搬迁安置点妇女“三项能力”提升活动,让全县10万名“娘子军”成为“明事理、会持家、有技能、能发展”的新型妇女。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凤冈县还高度重视培养使用女干部,坚持落实识人、育人、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构建起基层一线选、精准定向育、科学从严管、大胆创新用的干部选育管用。近3年来,该县已有30余名妇女干部在基层历练成长,走上了领导岗位。

如今,凤冈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奋勇拼搏,活力迸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主力军”,顶起了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 2022-12-2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650.html 1 凤冈:10万“娘子军”顶起乡村振兴“她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