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遭遇百年难遇的旱情、形势多变的疫情、突如其来的火情

看赤水干群如何应对三场“大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冬天里的赤水,伐竹卖竹真忙。

大清早,竹林间响起“哗啦啦”砍竹声。大同镇华平村竹农陈雨,正忙着砍竹下山,切片成块,销往纸浆厂,连串的活儿一刻也没能闲下,只待竹料卖了好过年。

“尽管今年的庄稼因严重干旱而减收,竹林也受旱灾影响,但靠卖竹子,一家人的收入也有10多万元,还是可以的。”陈雨说。

庄稼减收竹子补。竹是赤水农业增收的主导产业,今年,浩瀚的竹海让成千上万的群众更深地认识到生态效益带来经济效益的好处。

2022年的赤水,遭遇百年难遇的旱情,形势多变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火情。三场“大考”,场场考验干部作风、治理能力、管理水平。

时间定格在2022年的夏秋。7月以来,赤水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其中35℃以上就有40天,40℃以上达16天。

以风溪河、香溪河穿越得名的两河口镇,连续两个月高温伏旱少雨,河床日渐干涸,农田灌溉及村民生活用水也越来越紧张,高山上的大荣村也不例外。村“两委”迅速组织成立党员抗旱先锋队分头寻找水源,村委会副主任陈启伦率队深入高山丛林,不顾荆棘,顶着40℃高温砍出通道,每发现一个洞穴,他都带头钻进洞中查看……整整找了4天才找到水源点,捧起一掬泉水后,他忍不住大吼一声:“乡亲们有水喝啦!”接着又鏖战3个昼夜铺设管道,终于让清凉的泉水流进村民家中。

一看“缸”(水缸),二看“庄”(庄稼),三看“库”(水库),四看“户”(特殊困难户),赤水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拉网式排查精准摸清群众人畜饮水情况。紧紧围绕节水、借水、找水、引水、送水联动“保供水”,农技干部田间指导抗旱保粮“守牢田”,县、乡(镇)、村、组合力“护住林”,群策群力战高温、斗酷暑,切实扛牢抗旱保民生责任。

正值抗旱关键时刻,赤水又打响抗击疫情阻击战,第一时间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机制,以快制快,精准施策,平稳有序,从而实现疫情发现早、处置快,没给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抗旱、抗疫“两场战役”正紧张进行,始料不及的又一场大考又至。

2022年8月21日,赤水紧邻的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发生森林火灾。因高温干旱、风高火急,火势迅速蔓延至赤水市境内。

“明支书,快点来!车辋镇旧桥村的林子燃起来了,火势很大。”8月20日,气温40℃,下午3点左右,天台镇天台山村党支部书记明祖才,正在村委会办公室登记急需送水群众信息,突然接到一村民打来电话。

火情就是命令,他挂断电话,拉上村委会全体人员立即赶赴天台山,爬上最高处的怀阳寺查看火情。只见旧桥村的山林里“噼噼啪啪”响声四起,一股股浓烟窜出,遮掩整个天空,空气中弥漫着火辣辣的热浪。

火借风势,顷刻间窜到了半山腰,即将蔓延至天台山村境内,情况万分紧急。

明祖才立即召集村里的党员、护林员、群众带上工具,结合地形砍隔离带。火苗炙烤、高温笼罩、汗流浃背……明祖才和20余名干部群众死死守在两地山林最近的地方,没有水和工具,他们用双手挖泥土浇火苗,浇灭了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打“拉锯战”。

连续五天五夜坚守火场,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矿泉水,困了就坐在地上打个盹。直到大火扑灭,他才回家补了个踏实觉。

在这场战斗中,“90后”女志愿者金中利,先后参加蓝天救援队、民兵救援队等4支救援队灭火救援。冲在灭火第一线的消防员陈跃军,提前放弃休假,在烈日高温下连续奋战四天,一次清理余火过程中不慎踩入火堆,又累又疼脚背起了数个大泡,脚底被汗水浸泡发白皲裂。志愿者杨森组织的200多名摩托车志愿者队伍,不分昼夜为火灾现场送去油锯、灭火弹、冰块、饭、矿泉水、桶装水等物资。

据统计,火情蔓延至金华街道、天台镇后,赤水市不到2小时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赶赴现场,和群众一起在起火点外围构筑25公里长的隔离带,有效阻挡火势向企业和城区蔓延,终于,赤水“8·21”森林火灾于8月25日成功扑灭。

2022年,面对旱情、疫情、火情灾情叠加,正是由于赤水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完成了英雄河畔的三场“大考”。

--> 2022-12-20 遭遇百年难遇的旱情、形势多变的疫情、突如其来的火情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642.html 1 看赤水干群如何应对三场“大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