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冬日暖阳下,位于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银匠村”银光闪闪、尽显斑斓;风吹过后,璀璨银饰“叮叮当当”的响声奏响了冬日最美旋律。
在古香古色的小村里,可以驻足看匠人制银、听清脆银声、感非遗之美,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一把银饰锻制,累了还可以在附近尝一尝斗鸡肉和丹寨云硒茶。
丹寨县国春公司经理徐燕说,这两年虽有疫情,但还是有不少人来这边体验。自投入试运营以来,“银匠村”已吸引超过40万人次的学生和游客前来游览体验,并带动上百人实现就业。
2019年,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与卡拉村村“两委”签订协议,共同开展丹寨县卡拉村非遗工匠村建设,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丹寨非遗手工产业发展。
首期,修建了数千平方米的研学基地、非遗工坊、旅游步道、绿化等,二期将围绕工坊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目前,“银匠村”占地有50余亩,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不仅建有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培训基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特色非遗手工艺制作体验工坊、工艺精品展览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民族工艺品自媒体直播展示平台等功能区及配套设施,还荟萃了丹寨银饰锻制、蜡染、刺绣等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入驻于此。“小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银饰锻造,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才做得精致,这也是丹寨苗族银饰的精髓所在。”
工坊里,贵州省级苗族银饰锻制传承人王国春专心致志地锻造银饰,见到记者,他便停下手中的活儿攀谈起来,他说,自己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不仅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万达分校开办“国春银饰班”,还将实操课堂设在“银匠村”,让更多莘莘学子走近非遗,传承传统文化之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打造20多栋非遗工坊,进一步完善银匠村的功能和产业布局,并聚合丹寨县八大非遗,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王国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