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云端之下,山货进城去

杨而报浪(右)和蜡染画师交流技艺。

杨而报浪(右)在进行直播。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张燕

12月17日,丹寨县扬武镇争光村,画娘杨而报浪调整好灯光设备,整理好着装,将一个个精美的蜡染产品标记顺序后摆放在桌前,开始了当天的直播。

“这款是我们店的人气丝巾,手感特别丝滑,图案是苗族蜡染图腾,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你,只有2条,大家拼手速哦……”在镜头前,杨而报浪有条不紊,让争光的特产乘“云”出山。

杨而报浪做网络直播,在村里并不稀罕。近年来,丹寨县农村电商高速发展,让村民们受益。

通过提级改造信息基础设施,丹寨县加快补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移动5G网络“乡乡通”,方便“山货”进城、“城货”进山。这其中,杨而报浪的故事就很精彩。

争光村距离丹寨县城40公里,村子里户户做蜡染、家家有染缸,蜡染是全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今年47岁的杨而报浪,是争光村的一名苗族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

2014年,杨而报浪和村民共同成立争光村蜡染专业合作社,开始批量承接订单。

2017年,杨而报浪在金钟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蜡染制作车间,首次接触到电商,将产品销售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从此,争光村的蜡染乘“云”而上。

“电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接到订单的活,村民负责画蜡、合作社负责收购,每个月结一次账。靠双手挣钱,有底气!”争光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勇说。

杨而报浪的直播还在进行中,涌进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开播20分钟后,直播间人数涨到1000多人。

“这也太美了吧!我买一条送给我妈妈,请画娘主播帮忙推荐一下。”

“苗族山区的纯手工作品,现在太少见了,点个赞!”

一句接一句的粉丝留言,出现在屏幕上。

杨而报浪这个时段的直播,持续2个小时,卖出40余单,成交金额7000多元。

随着一件件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像杨而报浪一样,丹寨县一大批非遗手艺人、致富带头人通过电商开辟出新的增收道路。2016年,该县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

为此,丹寨县加大网点覆盖率,目前已建设便民店、邮政服务站点等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4个。

此举不仅帮助丹寨特产实现“上行”,也使电商平台往乡村深处“下沉”。从网络购物平台购物,一周内,产品就能从沿海城市配送至丹寨县各处。

“快递公司每两天来一次,今天就是揽件日,得赶紧把订单整理、打包好了。”结束直播,手脚麻利的杨而报浪不一会儿就把收尾工作完成了。

闲下来的她,这会儿又“走进”别人的购物平台,“逛上了街”。

“家里用的、身上穿的,都在网上买,选择空间比较大,物流也很方便。”杨而报浪挑选着,买了件新衣服,又补充了一些蜡染制作工具和材料。

“现在农村已经大变样,道路通,信息也通。大家通过网络买进卖出,和城里没得差别,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逛逛街”,休息好了,杨而报浪开始为40分钟后的另一个直播做准备。

“开网课,教大家制作蜡染。”杨而报浪打算用直播的形式,把丹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去。

--> 2022-12-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572.html 1 云端之下,山货进城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