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小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构建供需平衡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老有所养”、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全省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发展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任务艰巨。
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农村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针对农村老年群体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病有所医”的需求,建构相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农村老年群体提供的基本养老金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成本、公共财政供养能力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鳏寡孤独老人由政府供养,满足基本养老资金需求。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社区或居家的餐食、日托、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基本养老服务。围绕“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更便利”的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健康支撑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建立与机构、社区、居家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公办、公办民营、民营等不同养老机构服务体系,为政府供养、社会供养的不同老年群体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空巢、高龄、鳏寡孤独的老人提供优良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和助老企业响应居家养老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满足助餐、助浴、助医、护理、保洁、金融、精神关爱、心理咨询等不同的养老需求。加强医养结合,进行养老机构、专业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有机衔接和合作运行机制,保障老年群体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支持服务。
建构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建构“时间银行”这一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社会调节的互助式养老制度,鼓励年轻、健康、活力老人和各年龄段的中青年做好志愿者,尽所能地参与服务老人、失能半失能和需要他人服务的老人,为自己的未来老年服务需求储蓄“服务工时”,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在地域、时间、空间、价值上的友好交换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乡镇社工站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功能,政府引导助力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养老服务,开展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增强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建设政府、家庭、社区、企业四轮驱动、协同治理的全社会参与、立体化的全生命周期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平台、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依托贵州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发展优势,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吸引大量社会企业入驻养老服务平台,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配备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感知类老年用品,利用发展“网上超市”“网上医院”“网上社区”“网上管家”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为居家和机构养老增加科技的翅膀,社会各方,各负其责,共同走进智慧养老服务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