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龚德全(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学科办主任):

讲好贵州故事 推进文化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大任务。贵州从来就与中原文化紧密相连,且是中央控制南部边疆、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深入挖掘此类宏观信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极大推动贵州文化走向自信自强。

重塑时间轴,呈现完整的贵州形象。贵州的过往历史并非形象建构的短板,而是丰富的宝藏,应攻克信息断点、脉络阐释有缺环等难点,继而细致梳理历史细节,为贵州文化建立完整无断点的时间之轴,为呈现完整的贵州形象夯实基础。事实上,贵州就是为了大一统而设立的政区,其产生是明朝中央政府全局考量的结果,其目的是为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大局。贵州长期属于羁縻地区,而明朝将贵州变成一个真正由中央管理的下级机构,也是为国家统一与安定团结所做的贡献。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虽地处边远,但又始终隶属中央政府管理,这与其他边疆省份有很大不同。

拓展空间面,高扬贵州文化的开放性。贵州并非封闭狭隘之地,历来就与全国、全世界保持开放的联系。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省区,贵州是由湘、川、滇、桂几省地方合成,建设过程中也不断有移民进入;贵州文化也向外输出,尤其是民族文化。贵州历来为西南交通枢纽。比如清政府统一南方,就是经贵州、云南,直到缅甸的行进路线,这一点也见于贵州方志和文人作品中,镇远状元桥对联中,就有“缅人骑象过桥来”这样的话。可见,贵州并非封闭之地,而是始终保持很强的开放性;是东盟国家与中央联系的必经之路,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特殊通道。

迭代价值域,凸显贵州文化的战略性。南方长城的战略地位。明代中央政府中央王朝设置屯堡时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国家大战略中间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北有长城、南有屯堡”“北守南攻”的战略布局,构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基石。民族团结的榜样。作为多民族地区,贵州历来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与中央保持一致,处理涉及民族关系的大事件时有大局观。明代对遵义杨应龙事件的处理,维护了川黔的安定,为西南边疆稳定立下大功。清代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贵州走在前列,顺利完成了行政管理的升级,这也是当下我省提出“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历史依据。同时,贵州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富地,地上有风景,地下有宝藏。贵州的铅与汞,从明清时代起就是国家建设的战略资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更为国家偿还外债立下大功。

--> 2022-12-14 龚德全(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学科办主任):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1174.html 1 讲好贵州故事 推进文化自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