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家林 徐伟)12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近年来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为主线,以实施自然灾害防治八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在实战中我省形成了“五早五全”“两段叫应”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印发了《贵州省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方案》,加快建立统筹高效、职责明确、防治结合、社会参与,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灾害防范应对更加高效。省应急厅坚持日会商、日调度、日研判,点面结合实时掌握灾害动态监测预警情况,密切关注灾害风险趋势变化,及时启动防汛、抗旱、地震、自然灾害救助等应急响应,成功应对16次强降雨天气,成功避让15起地质灾害,紧急避险及转移安置群众12.68万人次。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29‰,地震灾害致人员伤亡连续12年保持“零记录”。
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制定了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14个灾种专项应急救援工作手册;有序推进贵阳、六盘水、黔东南3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争取到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高火险期向我省派驻300名森林消防员,不断加强我省森林灭火、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作战能力。今年来,为提高就近救援和先期处置能力,我省大力推进乡镇“一办一队一库”和村居“一站一队一室”建设,建成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629支,村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5368支,让救援者就在身边。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7828支42万余人。
应急物资保障更加有力。建成县级以上标准救灾物资储备库71个,包括国家级区域(西南)重特大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储备库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贵阳仓库1个;多灾易灾乡镇救灾物资储备库1140个。全省储备抢险救灾应急物资共3大类1400余种,约720万件。
综合减灾基础持续巩固。我省建成贵州省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对灾害风险进行动态监测,灾害防治信息化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地震、气象等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省减灾办主任,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周乐职表示,下一步,省应急厅将不断优化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灾害防范应对、协同联动机制,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防范应对工作,守好今年灾害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卡;统筹推进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着力做好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同时推进“智慧应急”建设,推动信息化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险避险、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