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兴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灿:更新耕种理念升级经营方式
我叫张灿,是一名90后新农人,2014年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从原单位辞职后与农业结缘,目前就职于玉屏兴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初进公司,哪个片区稻米品质好、产量高?哪个片区种植面积大?一头雾水的我,开始扎入田间地头。新采收的稻米需要晾晒几天?在剥壳时如何保障米、壳分离完全?在储存时需要预防哪些问题?一点点从生产、剥谷、包装等基础知识学起,进而到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农人。
2019年,公司决定发展订单农业,免费为农户提供稻谷和肥料,鼓励农户种植水稻,并以一定价格回收,让田地不撂荒、农户种地有收入、米厂运营有保障。
2021年,公司持续扩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至1100亩,同时流转了近400亩土地种植水稻。采收发现流转田地种植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亩产量比平常增加了200斤。在实现自身企业发展、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带动朱家场镇及岑巩县水尾镇周边农户提高粮食产量,牢牢守护粮食安全。
我们拥有兴顺侗泉香米、侗泉软米等品牌,企业产品不仅走出玉屏、走向全省,还走上省外千家万户的餐桌,实现了“黔货出山”。
在华南农大乡村振兴“头雁”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理论知识和现场教学,了解了一线城市农业发展方向,认识到农业生产托管会是未来农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托管即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公司或合作社来完成,通过公司或合作社整合资源,利用机械化操作完成育种、耕犁、栽种、收割、出售等环节,而承包主体只需在最后实现变现收益。农业托管将农业的耕种方式、耕种理念从传统的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人人可发展农业。
2022年,我们优质米生产基地协会在示范种植5000亩土地上,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统一机械化作业,实现秋收产量3000吨,较去年增产500吨,年均带动农户增收2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
我们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万亩优质稻谷种植基地,朝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目标前进,初步实践农业托管步伐。并进一步提高农户增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领玉屏稻谷种植产业的发展。
赤水市御豚苑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袁利雄:不断学习进步更好建设家乡
我叫袁利雄,赤水人,2016年回乡创业,加入到乡村“弄潮儿”队伍。我最开始从事生猪养殖,从创业初期的300头起步,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我注册成立了赤水市御豚苑生态养殖有限公司。2019年,在葫市镇政府和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我又在葫市镇高竹村建成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这是赤水市首个全自动化、封闭式标准育肥场。
大家印象中的养猪场,通常是粪便满地、臭味刺鼻。但在我们这个养猪场,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喂猪清粪”这些粗活儿,全部交给机器完成。把调配好的饲料放在储料塔中,只需设置好参数,自动按量配料,自动喂水,自动清粪。干粪装袋成为肥料,粪液自动进入沼气池发酵。猪舍下方还装上了地暖,四周装有水帘喷雾、温湿度感应系统等等。猪生活的环境好了,不容易生病,自然就长得更快。
我们养猪场的污水、粪便等直接经过无害化处理,环保指标样样合格。
于是,公司又从村民手中流转300余亩土地,种植果蔬,养猪场的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成了最好的有机肥料。2019年,在公司带领下,周边几个村300多户农户,820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高竹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
截至2022年,我公司已获批成为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公司建设拥有生猪养殖基地4个,林下鸡养殖基地1个,冷水鱼养殖基地1个、自营种植园1个,有机肥处理中心1个,具备年出栏仔猪3万头、商品猪5万头的生产能力。
为期两周的华南农大学习之旅,我亲耳聆听专家们全方位、深入浅出地讲解,实地考察多个项目基地,深刻理解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每个农业生产环节,包括种、养、收、防,都可能诞生托管服务,包括种业服务、病虫害防治、畜牧合作、动物诊疗、农机作业、农机维修经销等,以及相关中介平台、信息服务、市场平台等,均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抓手,带动、引领我们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赤水市生猪产业多以农户小圈式为主,难成规模,生猪供应每年都存在一定缺口。这将是我一直坚定发展生猪养殖的信心和动力。未来,将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猪产业模式,确保赤水生猪稳定供应,带动本地农户增收。
贵州山顶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军海:提升种植技术发展壮大产业
我叫江军海,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山顶红公司创始人、富农合作社负责人,曾获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退役军人创业之星等称号。
我们的百香果基地位于平塘县克度镇先进村,基地始建于2016年,当年引种试种百香果60余亩,截至2022年,规模已达1100余亩,年产百香果80余万斤。基地目前配备有冷库和分选车间,智能化种苗繁育基地在同期建设中,预计年育苗60余万株。
除鲜果销售外,2018年,我们开始尝试百香果深加工,这几年开发了百香果汁、百香果干、百香果酒等系列产品。百香果深加工,使得果园尾果得到有效利用,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8月份以来,我们公司每月有5吨以上的百香果果汁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百香果产业的发展,基地带动周边30余户群众就业,年用工量更是达到6000余人,让农户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另外,公司还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百香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得益于科学规范种植管理,我们的产品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百香果绿色食品认证、“平塘百香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贵州最美百香果园以及消费者最喜欢的贵州水果等荣誉。此外,我们还在销售、深加工、品牌建设等环节不断探索,注册“山顶红”“黔云上品”商标,不断延长产业链条,逐渐形成种产销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作为贵州“头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培训学习期间,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令我印象深刻。该基地集新品培育、种苗扩繁、种植示范、生产加工、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和营销于一体,探索出一条火龙果“南种北引”全产业链发展的“杨凌模式”,这对我的百香果产业发展有很大启发。
此外,该合作社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监控设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等,也让我看到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监测、控制,生产效能和果品品质的有效提升,更加坚定了自己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的信心。
如今回到生产一线,作为西农的“头雁”学员,我将依托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与更广阔的市场资源,带动更多乡亲加入到百香果种植中来。公司将持续在种植技术提升和品牌建设上下狠功夫,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与乡亲们一起壮大百香果产业,让先进村百香果走出平塘,走出大山。
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毛承秀:改变经营理念推动产业融合
我叫毛承秀,一名返乡创业女性。我在外打工期间就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乡亲们不那么辛苦,还能多挣钱?经过考察走访,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收益好的茶产业,成为我的创业首选。
回到家乡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创业12载,在我的带动下,周边家家户户种植茶叶,村民们逐渐掌握了“致富密码”——从原来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到家家户户建起小楼,从种茶到制茶,从茶文化到茶旅养生,再到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国家生态体育公园、中国第一骑游小镇,茶旅养生和商业有机融合,二龙村实现了完美蝶变。
随后,二龙村在公司带动下,成立了余庆县松烟镇他山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松烟镇二龙村、大松村,小腮迎春村、魁龙村、中关村等8个行政村,带动茶农518户种植茶叶3万余亩。每年茶青采摘临时用工及基地管护年用工达6万人次以上,引领更多茶农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公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和肯定,获得了全国绿色食品(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遵义市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荣誉。
在浙大学习的这15天,我收获颇丰,认真梳理本次所学,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办企思路:一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发展必须靠科学管理、先进技术、良心品质、完整溯源,才能收获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二是指导监督。在茶叶管理的关键节点,加大技术员在企业茶园巡查、入户指导力度,提升茶青产出质量、数量,从源头提升产品竞争力,确保供应链安全。三是优化产品。进一步加大与高校及茶叶研究所合作,依托他们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开发更优、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四是产业融合。以茶叶园区项目为基础,扩大与旅游公司等合作,开发出更多优质的茶旅融合项目。把握好“全国绿色食品(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这块金字招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让乡村更美,百姓更富,产业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