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书记,你看天都黑了,去我家煮点茶水喝!”
“祁叔叔,你答应我的,考了全班第一名,就会给我奖励,我一定会努力的!”
…………
群众口中的“祁书记”是公安部派驻普安县兴中镇辣子树村第一书记祁聪。他向小学生陈明馨重复了承诺,又婉谢了乡亲的盛情,驾车回到村委会的住处。
“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把爱留在山里。”祁聪说,发展产业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关键。
辣子树村石山、半石山居多,平均海拔1843米,人均耕地0.65亩,农民增收渠道窄。全村534户2622人中,苗族同胞占比48.5%。在走访中,独特的苗族服饰引起了祁聪的注意。打听下来,他才知道本村苗族同胞所穿的苗族服饰来自外地一家工厂,一套刺绣苗服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纯手工缝制一套上万元。
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开苗绣厂,让普安苗绣走出大山。
祁聪就着手开展市场调研,随后提请村支两委研究,最终一致同意“开厂织绣”。他先向公安部争取帮扶资金48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后找到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苗服刺绣加工厂老板刘金友谈合作。
“第一次没下决心,祁书记一没事就来找我,盯到不放。看他人好相处,办事执着又利索,最后决定和他一起干。”刘金友说,我以20万元入股,与辣子树村集体合办刺绣厂,协议由我经营管理,负责村集体保底收益和年销售利润分红。
“祁书记定了两个原则,一是不能拖欠工资,二要保证产品销售。”刘金友说。
今年6月初,祁聪向兴中镇、村支两委申请到废弃的村小学场地使用权,带着村干部用公安部捐赠的小货车到昆明购进6台刺绣机。同时,刘金友着手建设钢结构厂房,并对报名做工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
37岁的苗族妇女杨四妹是第一批培训后上岗的本地人,培训时她学得很认真,现在一天能做苗绣挎包100多个,一个工钱0.7元。“这个学起来不难,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里,挺好的。”杨四妹说。
目前,苗绣厂已经安装了两台大型刺绣制衣设备并全线投产。“我从老厂调熟练工过来培训苗绣制衣技术,一套裙子工钱120元,整套刺绣苗服工钱350元至400元,单是围裙的工价都是50元一件,销量不是问题。”刘金友信心满满。
现在,祁聪已不需要再到处动员村民到苗绣厂培训务工了,村里的“绣娘”已经十分稳定。除了进厂上班的村民,还有一部分村民到厂里领了材料回家做计件。
刺绣厂正常运转了,筹划半年多的腊肉厂也正在建设中。计划将当地土猪肉加工后销售,这将是辣子树村村民的又一项增收渠道。
驻村以来,祁聪向公安部五局申请项目资金175万元,修建了辣子树村旧寨至卡上等4条公路;争取公安部三所、户政管理中心资金159万元,用于建设腊肉厂、刺绣厂,助学和聘用公益保洁员;争取公安部长江航运公安局75万元,修建了辣子树小学足球场和辣子树村张家厂村组公路。
为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协助帮扶,祁聪还主动联系自己母校的老师、校友,对接北京、上海、浙江的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辣子树村孤儿、单亲、子女众多等特殊家庭学生共24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至500元不等补助。此外,还联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公益基金会捐赠130余万元的物资。
(本版图片均为普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