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观山湖检察院

司法救助情暖心

王瑾 李冰洁

为有效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通知》要求,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把活动要求作为深化妇女权益保护的重要载体和举措,积极转变司法救助方式方法,聚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用司法救助为她们撬动新的支点,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截至目前,观山湖检察院困难妇女儿童18人,救助金额达43万余元。

被动受理变主动救助

观山湖检察院改变以往由被害人自己上门申请的方式,主动通过大数据筛查办理的类案发现救助需求线索。

一是建立健全与案件管理中心线索移送联动机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为困境人员点亮生活的希望。案件管理中心在受理案件时随案制作司法救助线索排查表,加大线索排查范围,将“末端救助”变为“前端救助”,对排查出的司法救助线索,主动与被害人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二是提高发现在办案件救助线索的敏锐度,拓宽救助排查范围。了解到一起刑事立案监督案件的申请人因该纠纷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存款赔了进去,上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下有未成年的一儿一女需要抚养,因家庭困难,已长期拖欠女儿的学费。在实地走访核实相关情况以后,检察机关帮助其申请了2万元司法救助,帮助申请人女儿及时交上学费。

申请人几次在办案人员面前哽咽:“走了那么多地方,感觉已经没有了希望,妻子因为这个事和我闹离婚,这个家快散了,没想到来到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不仅邀请律师听证帮我出谋划策,还解决了我现在最现实的困难,真的十分感谢!”

一次救助变长期关怀

观山湖检察院将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未成年人、妇女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在遭受性侵害的案件中,比起生活的困难,更加击垮被害人的是心理上的伤害,办理的多起性侵案件中,大多数受害者常常出现自闭、失眠、敏感易怒等情况,更有甚者患上抑郁症,无法正常与人交往,甚至做出轻生的行为。

观山湖检察院大力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心理咨询师共帮助30余名妇女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咨询师与被助人的长期沟通联系通道,定期回访,关注她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通过健全回访机制,持续传递检察温情,发挥司法救助效果最大化,助其尽快摆脱阴影、抚平创伤,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同时,该院注重综合救助,指导家庭困难的被救助人向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提起民事诉讼,为他们指明维权方向,从经济救助到法律援助再到心理疏导,帮助她们真正逃离困境。

单一救助变多元救助

观山湖检察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由于发现一次性救助往往难以帮助被害人摆脱困境,因此观山湖检察院主动加强与妇联、民政、残联等检察院联动配合,构筑司法救助立体化帮扶体系。

办理一起案件时,该院发现被害人从小学开始便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因家庭条件困难,多年来一直没有佩戴过助听器,在该案发生以后,由于情绪不好经常失眠,听力下降的情况更加严重。检察机关立即与当地残联对接联系,引导被害人提交了相关资料,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加快残疾证的审核办理,在残疾证办理完毕后残联将积极联系助听器厂家,争取为其减免助听器费用。

观山湖检察院以“我管”促“都管”,将司法救助融入社会救助,恢复“造血”功能。按照与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建立的司法救助服务乡村振兴协作配合机制,该院主动对接相关单位和部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脱贫户、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优化政策供给,实施精准帮扶,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温情、社会温暖。

观山湖检察院将持续推进“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积极与区妇联加强协作配合,对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符合救助条件的妇女儿童积极开展救助帮扶。同时协同妇联组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突出救助重点,完善救助方式,加大救助力度,提升救助效果,自觉依法能动履职尽责,帮助困难妇女及其家庭摆脱生活困境,显著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2022-12-02 观山湖检察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0101.html 1 司法救助情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