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粱+”轮作实现钱粮双收

今年以来,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在实施“强组兴村”工作中,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在林下种植马桑菌的新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涂顺菊 王莉群 摄

眼下,正值冬季轮种关键时节,仁怀市依托酒用高粱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在全市5个乡镇开展“高粱+蔬菜”轮作模式,不断延伸“高粱+”产业链,让良田无“淡季”,既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钱粮双收”。

走进该市长岗镇茅坡村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豌豆尖生机盎然,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首茬豌豆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基地旁,蔬菜保鲜冷藏库也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预计本月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可以储藏50吨新鲜蔬菜。“我们可以入库、分拣、分筐、打包,运到其他的省份,今年,豌豆尖总产量可达25万斤,每斤豌豆尖我们有0.5元的收入,农民有2.5元的收入,村集体经济可以增收20余万元。”茅坡村党支部书记杨智春说。

今年,茅坝镇利用高粱高标准农田,扩大榨菜种植面积至1万亩,并与涪陵榨菜集团签订订单合同,彻底实现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订单模式转变。同时,从育苗到移栽再到管护,全程都有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极大地点燃了农户们种植的热情,让冬日“农闲良田”变成了“致富田”。

“今年我市共推广‘高粱+’产业20余万亩。围绕‘产、供、销’一体化开展服务,通过‘高粱+’产业,有效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目标任务。”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人高级农艺师赵应说。

据了解,仁怀市通过实施“高粱+”轮作模式,发展豌豆尖种植4万亩、榨菜1万亩、油菜12万亩,预计各类蔬菜总产量可达6.2万吨,总产值超过2亿元,盘活了当地土地资源,实现“钱粮双收”。 (王仲梅 王玮 肖钰)

--> 2022-12-0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0097.html 1 “高粱+”轮作实现钱粮双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