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粟超
今年以来,安顺市水务局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明确任务目标,采取有力举措,加强统筹调度,饮水安全、河湖治理、城市内涝等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取得较好成效。
办实事 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关系万家。
今年2月,平坝区水务局接到白云镇郝下村周下组村民拨打供水热线反映自来水水质浑浊的问题。该局随即多次组织农村供水保障督导小组会同白云镇农业服务中心到现场查看并提出整改意见,决定通过更改水源,建设输水管的方式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工程于2022年9月底完工,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在10月中旬正式通水,水质检测结果符合饮用标准。如今,白云镇郝下村周下组水质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村民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健康水”。
据了解,安顺市水务局今年有效处置12345、33332345等热线电话及其他有关渠道反馈农村供水问题1400余件,全力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省级以上等渠道反映农村供水问题14个,比2021年减少23个,下降62.2%。
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增强人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安顺市水务局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公司化管理,全市90个乡镇(街道)已有80个纳入公司化统一管理,占比88.9%。大力提升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全市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31.2%,提前达到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2022年底达29%)。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403处,服务人口40.87万人,完成投资961.87万元,占全年下达资金1078万元的89.2%。制定印发《安顺市“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规划一批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总投资20.73亿元,到2025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2%以上。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供水工程3197处,覆盖总人口257.0713万人。
出实招 持续推进河湖治理
安顺市虹山湖前身是一个人工湖,在安顺市持续不断地对环湖片区进行景观改造下,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均每天有游客上万名,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公园,被誉为“安顺人民的会客厅”,成了安顺的一张崭新名片。
近年来,安顺市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改革,对市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工作制度规范进行健全完善,提升河湖长制管理水平,强化河湖治理管护,进一步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今年,安顺市实施的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谋划的4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全部纳入省级规划,正按省级计划分期分批实施;申报6个2023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投资37954万元,综合治理河长83公里,保护耕地面积2.59万亩,保护人口4.24万人,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为加大水体生态环境整治,助力城乡环境治理新突破,安顺市水务局加快推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平坝三期、紫云三期污水处理工程建成通水调试,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天;规划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市四期污水处理工程,相关工作正加快推进;新建改造污水管网53.6公里,1月至9月,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生活污水约582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排查问题347个,整改销号问题316个;按季开展清河行动,出动人员6400余人次,车辆650余台次,清理主要河道319条次,河段总长约1069公里,垃圾1915余吨。加强黑臭水体日常监管及巡查检查,13个已销号黑臭水体未出现反弹。
得实效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
平坝区东门河上游平引路与天马路交汇处地势低洼且无排水沟渠,每到汛期,雨水沿路汇集于此,排涝渠内洪水翻越堤防大量涌入路面,车辆通行困难,洪涝灾害给车辆和行人通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每年受淹次数多,淹没时间长,影响大,当地居民多次提出诉求希望早日解决此处涝灾问题,为此,平坝区将平坝区妇幼保健院、平引路与天马路交汇处排涝工程纳入2022年“十件实事”之一,着力解决这长期性问题。
为全面整治城市内涝,安顺市今年9月印发《安顺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排查安顺市重点城市内涝点,将城市内涝治理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24年,安顺80%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全面消除历史内涝积水点。
同时,安顺市水务局今年开展在建或已建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等重点水利(务)工程设施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安全隐患1057条,整改1026条。落实全市201座水库水电站、614座山塘“三个责任人”和194处山洪灾害易发区“三个负责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今年入汛以来共发布水旱灾害预警信息6.9万余条,每月雨水情站点报汛率均居全省前列。严格值班值守,压实值班值守责任,今年入汛以来,全市未发生因强降雨引发的安全事故。搭建全市水务系统防汛值班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对各地值班情况动态监管抽查以及视频连线安排部署工作,实现远程适时监控管理,目前,33处视频监控点已安装并上线运行,共铺设51.3公里数据传输光缆,覆盖8个县(区)水务部门、25个水库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