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以北,有名分水。
初冬的清晨,连绵的高山间晨雾缭绕,青翠的茶园隐匿其中,若隐若现。茶农徐兴民每天都要到自家的茶园里走一走,实时“监控”茶树的生长。
“这回‘茶饭’算是吃稳了。”世世代代居住在务川自治县分水镇的徐兴民是多年的老茶农,但是前些年他差一点就“失业”了。
“茶园管理不善,茶青质量与销售都不理想,慢慢地茶园就荒废了。”徐兴民的言语里满是心疼。不光是他,镇里上千亩茶园几乎撂荒,杂草长得比茶树还高,经济效益低,投入和产出极不匹配,茶农们也被磨光了性子,纷纷另寻他路。
分水茶产业在这一刻几乎是走上“断头路”。
2021年9月,冯俊从海拔更高的石朝乡来到分水镇担任镇党委书记。上任的第一个月,他开始摸底分水的产业分布以及发展的情况。
“冯书记,不好搞呀,忙一年和种包谷差不多,没赚头。”
“而且投入人力也大,除草施肥都要花钱,不划算。”
走的地多了,冯俊也大体感受到了分水的这块地有多“硬”。
“再硬,会有石朝的石头硬?”冯俊心里清楚,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头等大事,撂荒的茶园必须重新“活”过来,产业业态也要丰富起来,只有这样,分水才能真正振兴起来。
经过仔细研判,分水镇党委、政府将前期的产业重点放在了具备基本条件的茶产业上,并且开始引进农业产业专家,在失败中找经验,从有机肥上做文章,开启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内循环发展道路,坚持有机产业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实践。
“事实上,茶园仅仅是一块‘试验田’,有机农业的路子在分水行不行得通,我们也是捏着一把汗。”分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春玲说,第一批有机肥下到三星村的茶园后,镇里的群众都眼巴巴地望着,大家把发展的盼头都“押”在这上面。
“没听说过,不除草,光用这种肥料,茶树就长得好?”
“同一片土地,还能结出不一样的果子?”
面对质疑,分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信念,成立了务川福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把原先濒临弃管的茶园重新管护起来发展茶产业,还建起有机肥生产基地,以全镇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茶产业发展为引领,在茶叶基地打造示范点,从茶园土壤改良、科学管护理念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制订了茶草虫共生的种植管护理念,通过严格的施肥标准、管护流程、加工流程,产出的茶叶通过了欧盟检测标准462项指标,“分水茶”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就在务川自治县城有了一家体验店。
借梯登高,全镇848户茶农看到希望后重新加入了产业大军,7000余亩茶叶基地在分水铺开,年产值预计可达2000余万元。
“我们只管种,福昇实业集团负责销售。”徐兴民说,现在自己不用出镇子,从肥料到销售一条龙就能搞定,没想到种茶还能这么省事。
“实际上,这仅仅是分水镇以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步。土地是农民的‘饭碗’,只有守好了这个饭碗,才能守住群众的心。”冯俊说,分水镇正在用相同的管护技术、种植理念运用到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种植,在今年年底,把试验种植的农产品全部送检,力争所有农业产业达到欧盟检测标准。
一“茶”激起千层浪。“断头”茶产业的复活崛起,为其他产业寻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分水镇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分水包子铺、草莓基地、高山蔬菜风生水起。以生态助产业,以产业优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近在眼前,内循环农业产业升级、内循环农民增收和消费“齐步走”,共同谱写乡村振兴助推内循环发展和升级的新篇章。
(黄霞 吴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