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返乡大学生赵麦

一名“95后”的科技兴农路

赵麦直播销售“皇后李”

二十多岁的青年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努力追逐繁华都市,而1997年出生于毕节的赵麦却选择回归家乡、拥抱土地,以实际行动表达深沉的农村情怀。

早在中学时,赵麦便对科技兴农产生浓厚兴趣,后如愿考入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学习。

大学伊始,她加入“新农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团队,由于表现突出,担任团队副队长,期间圆满完成150人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多次得到省级、学校、学院各级奖励。

她刻苦钻研,在循环农业、三位一体的黑色农业快速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大学期间,她参与多项创新创业项目,其中《蝴蝶养殖探索与蝴蝶工艺品制作》《基于瓢虫的工厂化生产的生物防治与技术推广》《白星花金龟关于畜禽粪便、腐烂秸秆和杂草的处理》三项“新农人生态循环农牧场”项目获得国家创新立项申报。

赵麦发挥学农人的爱农为农情怀,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农业生产出谋划策,先是参加“全国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丝绸之路沿线昆虫产业发展情况,获得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奖;后又主动投身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支农扶农战线中,半个月时间里,与同学们和当地村民同吃同睡、同甘共苦,最终圆满完成昆虫产业相关创新创业项目。

2020年,大学毕业的赵麦放弃外出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到七星关区归化街道常丰社区,流转400余亩大荒坡种起了“皇后李”,她准备运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家乡的土地上施展才华。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没有经验的赵麦在初期就遇到不少困难,对此,她不断学习和总结,向当地农业专家请教。

从皇后李的种植方法到日常维护,赵麦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她白天顶着烈日查看果树长势,为果树施肥、除草;晚上研究数据,学习皇后李种植方法。

巡视、除草、管护、防治病虫害成为她每天的工作内容,日复一日,她总结出自己的心得经验,不断优化皇后李的种植方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四百亩荒山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自己的科技兴农道路。

皇天不负苦心人,历经三年的努力,而今四百亩皇后李进入初产期,沉甸甸的果实让她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令人欣喜的是,她的果园还为周边5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土地租金及人工工资达一百余万元。

年轻的赵麦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反哺家乡、报效桑梓,她主动给村民传授皇后李种植经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带领村民致富。她认为,能够让家乡的荒坡披上绿装,发挥所学服务家乡,带着群众找到一条科技兴农之路,这是自己的使命所在。

未来,赵麦还想继续扩大果园的种植面积,增加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研学等项目,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助力家乡振兴。“我为什么要坚守大山,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赵麦说。

--> 2022-11-29 返乡大学生赵麦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9727.html 1 一名“95后”的科技兴农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