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然而,由于化屋村安置点与河头上组两个区域远离旅游核心区,村里的旅游产业也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局面。“游客大多在码头广场一带流动,前往安置点和河头上组的人少。因此,码头广场一带农家乐、民宿生意更好,安置点等区域的店铺生意就较为冷清。”许蕾说。
“很多时候码头那边人很多,我们这里客人少。”家住化屋村安置点的王光元不仅开着农家乐,还养起了生态乌鸡。美味的乌鸡火锅,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相比核心区域红红火火的态势,王光元的生意要单薄很多,这一直让他很苦恼。
为了带动沿线发展,加速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今年,化屋村规划修建从安置点到化屋码头的沿江旅游观光步道,3米宽、2.35公里长。目前,步道毛路开挖即将完成,沿途一号和二号旅游厕所完成开挖,完成投资60余万元。
同时,化屋村还着手开发河头上组的资源,打造山地特色采摘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等河头上组的果园建起来后,这里将有新的发展面貌。”许蕾说,果园将围绕“四季有果摘”的目标推进,让游客拥有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拉动更多餐饮户、民宿的发展。
深挖旅游资源,推动协调发展。“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思路,加速以旅游为带动的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的发展,许蕾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