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各位乡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都匀市委党校的罗燕名老师讲理论,我们马尾村村支书金发华讲故事,大家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就直接举手问。”
11月22日,都匀市小围寨街道马尾村小桂林组高大的梧桐树下,村民们端来小板凳,围坐在一起。“我讲一讲大会的主题,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还要说说大家特别关心的事情——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拿着话筒,罗燕名讲得仔细,大家听得认真。
罗燕名讲完,金发华接过话筒:“我跟大家讲讲我们马尾村这几年的发展故事,就是大家自己的故事。”金发华说,“大家看看梧桐树旁边的休闲长廊,还有如今村里的好环境。这是今年5月,大家齐心协力投工投劳1100多个,捐钱捐物合计4万多元,只用了35天打造出来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只要有想法、有干劲、齐心协力,大家就能干成事!”金发华的话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
“就是,村里这几年变化大。除了环境变好了,村里的产业也红红火火,有劳务公司,还发展起高粱种植产业。但我还是想晓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马尾村怎么发展?”村民江声勇问。
“问得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村里有打算。一是抓住我们紧邻匀酒厂的优势,跟匀酒厂签合同,带动大家发展万亩高粱种植,以后还可以利用酒糟发展肉牛养殖;二是继续发挥好村里劳务公司的作用,带着大家挣钱;三是根据村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大家一起干,日子更红火!”金发华笑着说。
“好!村里有想法,我们跟着干,日子一定更红火!”江声勇一边鼓掌,一边回应。
目前,黔南州组建100余支1+1+N互动宣讲队伍,即1名专家学者讲理论,1名先进典型讲实践,N个宣讲对象代表提问题谈感受,通过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用生动活泼的宣讲方式,切实把理论大课堂分解为实践小课堂,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