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真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
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之举
“有形”,就是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实。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将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要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规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落实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落实于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上,落实于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落实于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上,落实于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使各族人民在共同团结奋斗中体会中华民族凝聚奋进的磅礴伟力,在共同繁荣发展中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多种形式、多重手段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引领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在思想教育上,要大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文化浸润上,通过打造和树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等路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通过贯彻实施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让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着力提升各民族交往融居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在民族事务治理上,继续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法治化轨道;在话语体系建构上,要发展和完善中国民族理论体系,要向各族群众讲好中华民族历史与意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总之,只有通过多重手段在实践中步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融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感之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感”,就是要扎实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各族群众的认同。
增进感知力。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能够正确认知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走过”的历史经验、“共同生活”的现实经历、“共同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的生动实践,进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增进感染力。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工作,重视情感的内里塑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融会贯通,工作细节融入群众点滴的日常生产生活,注重与群众的生活场景紧密融合,进一步激发群众兴趣和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做到“寓教于乐”;在宣传教育活动上要大力推进“植入性”宣传,精准实施“滴灌式”教育。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平台作用,利用线上线下载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化风成俗,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探索建立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实践基地,推动建设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视觉形象的品牌和阵地。
不断增强感召力。要通过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基础,让各族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通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更足;通过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让各族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通过凝心聚力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让各种群众自豪感更强。进而推动各族群众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坚定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全面检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之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要坚持目标导向、效能导向,把是否真正增进“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等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注重实际效果。要抓主体责任,各个部门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要抓决策部署,通过缜密的顶层设计、到位的统筹政策、稳妥的工作部署等,将党和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与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各个领域、工作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注重成效考评。制定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设置规范、精准、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通过制定完备的考评程序、压实考评责任、运用考评结果等机制措施,全面考察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工作,实现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凝铸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最深层次的心理认同,进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2年度重大课题“贵州省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典范创建研究”“坚持面向基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