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黄平县被确定为中国农业银行定点帮扶县。自定点帮扶黄平县以来,农业银行黄平县支行按照总分行党委关于金融扶贫以及服务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和社会责任担当,实施多元化金融服务,千方百计为定点帮扶县注入金融活水,在助力定点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画卷上浓墨重彩书写了新篇章。自帮扶7年来,该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6亿元,目前贷款余额(24亿元)是定点帮扶前的5.3倍,贷款余额、贷款增量双双连年可比同业第一。
在开展帮扶工作中,该行创新金融服务,实施“信贷+非信贷”双轮驱动的帮扶模式,以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主线,深入研究重点领域支持措施和服务方案,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趋势,强化政策支持,倾斜服务资源,全力以赴帮扶黄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信贷帮扶方面,该行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放11亿元贷款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助推了黄平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累计投放2.6亿元贷款支持旧州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升级改造,带动周边农村人口1600多人;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推出“太子参e贷”“苗银e贷”等多个专属“惠农e贷”产品,累计投放“惠农e贷”6亿元支持太子参种植、烤烟生产、种草养牛、苗族银饰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了贫困群众创收脱贫和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其中“苗银e贷”产品深受苗银产业实体欢迎和喜爱。贵州万德富苗族银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最近赞评说:“有时候生意做得比较好,手里的资金不够周转,农行的‘苗银e贷’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这两年多来,我已经滚动使用‘苗银e贷’3次了,现在每次能贷款30万元,这个贷款纯信用、利率低,很方便、很实惠。”
在非信贷帮扶方面,该行开展捐赠帮扶,通过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黄平县产业发展、党建、饮水工程、教育医疗等80多个帮扶项目累计获得农行1.3亿元各类捐赠资金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帮扶,积极协助黄平县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累计引入考察企业26家,落地项目5个,合同投资金额16亿元;开展消费帮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累计帮助直接购买和销售黄平县农特产品3820万元,助推了黄平糯小米、秋葵、苗银首饰等特色产品“黔货出山”;开展数字化帮扶,紧扣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推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和创新“惠农e村”智慧村务平台,促进了农村集体产权数字化管理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了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了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开展人才帮扶,选拔优秀干部任黄平县新州镇学坝村第一书记,近年来帮扶学坝村产业项目向村民流转土地48.6亩,项目施工和运营解决全村490多人次就业,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向村民发放劳务费117万元。
今年以来,该行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大信贷帮扶,累计投放3.3亿元贷款支持特色农业、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同时,建立健全防返贫基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教育培训基金管理制度,围绕全县太子参、黄牛、花卉、蜂蜜养殖、有机糯小米等主导产业,大力支持当地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相关合作社、农户发展。
在帮扶黄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路上,农业银行金融帮扶成效显著,得到了各级党政、监管等部门的充分肯定。7年来,农行黄平县支行相继获得全国银行业“2015年度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农业银行“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农业银行“饶才富奖”先进集体、中国农业银行“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先进集体”、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贵州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先进单位”、贵州省“银行业金融精准扶贫先进单位”、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等多项荣誉。
(文/图 龙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