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晓勇 宋东 记者 周恩宇)清晨,阳光洒在山坡上,音乐在纳雍县厍东关乡梅花村的养牛场响起,伴随着阳光、音乐,牛群悠闲吃草。看着牛群,养殖场负责人刘日辉乐呵呵的。
这样的养牛方式源自东西部协作。2020年7月,纳雍县引进广州市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在梅花村成立纳雍牛群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牛。刘日辉就是合作社负责人。
合作社养的肉牛品种为安格斯牛,牛的毛色一样,个头一样,但刘日辉通过牛耳标中置入的芯片,很快就能区分每一头牛。
“牛耳标内部的芯片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记录牛的父母、出生地、采食、治疗、防疫等信息。”刘日辉说,芯片便于养殖管理,也让每头牛从出生到端到餐桌上都能溯源,消费者也更放心。
刘日辉还通过“数字慧养牛APP”,搭建牛群AI智慧平台,让大数据与养殖业深度融合,实现人机语音交互、流程化管理、标准化喂养、成长可追溯可跟踪、全方位摄像监控回放、重要事件提醒、智能研判预警等数字科技功能。
“有时候去外地出差,也能通过APP安排养殖场的日常养殖管理,知悉牛的生长状况。”刘日辉说,“合作社收青贮玉米时,村民只需扫合作社的二维码登记后,我们就派人去收购,村民不用出门不花运费就能送到合作社。”
目前,纳雍牛群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收购饲料等方式,已带动35户189名群众增收。
“我们合作社目前共养殖肉牛180头,其中能繁母牛110头,今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刘日辉说,“将用好‘数字慧养牛APP’,打造绿色生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