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龑 周清
包装,是茅台酒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洗瓶、上瓶(瓶子倒立、沥干湿瓶)、碰瓶(判断瓶子的完整度、是否破裂)、灌装白酒、压盖戴胶帽、烘干瓶身、贴标、丝带拴扎、甄选合格的茅台酒进行摆酒配品、检验、装箱、捆箱,然后走向市场。
茅台酒包装车间现有员工1200多人,班组19个。车间党委下设党支部5个,党员213人,党员班组覆盖率100%。
围绕集团党委工作要求,包装车间创新性打造“巧手·同心”党建子品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巧手”,是指认真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像包装匠人一样,用巧思、巧技、巧法,努力成为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善做党建工作的能工巧匠,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深度融合。
——“同心”,是指通过深化忠诚文化、质量文化、责任文化、人本文化、卓越文化建设,凝聚思想合力,使个人梦想、个人奋斗融入茅台发展大局,共同构筑茅台高质量发展之梦。
同心铸忠诚
蔡琼慧有27年党龄,2021年底担任包装车间党委书记,谈起党建工作来头头是道,“党建工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尽管做的工作不能全部立竿见影,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凝心聚力于生产,方能事半功倍。”
包装车间的工作,精细又繁琐。偶有新入职的90后,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叫苦、退缩。蔡琼慧觉得,不能把这当成小事,忽视放任,“娇生惯养中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认识到茅台作为国企,它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更是肩负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
包装车间把加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三行”“三育”,拧紧总开关,同心铸忠诚。
“三行”,即读书行动、宣讲行动、爱国行动——
通过“线上+线下”读书活动、主题读书活动和党史小故事进班组活动,实现好书同读,党史同学,思想同悟。通过“党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包保领导”的形式,联动开展“党的声音进班组”系列宣讲近30场,让党的声音以更鲜活、员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班组。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利用周边红色资源开展户外红色教育,滋养员工爱国情怀。
“三育”,即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利用车间党建工作站及开展“劳模上讲堂”活动,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常态化提醒、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规矩意识。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重要规定、办法的宣传教育,教育员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从遵义会议会址到石阡困牛山、习水青杠坡、四渡赤水纪念馆……包装车间党员们走进一个个红色圣地,触摸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困牛山战斗,撼天动地,红军用壮怀激烈的牺牲,践行对党的忠诚和追随。”党员张云丽说,困牛山带给她的震撼,至今仍在,成了她工作、生活的力量源泉。
蔡琼慧明显感觉到,一次次的主题党日活动,走心、入魂,车间员工从思想、行动都有了全面的塑造和提升,“再重的任务,大家不喊苦喊累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工作推进更加顺利。”
截至10月份,车间圆满完成茅台酒包装、系列酒包装阶段性任务;产品一次抽检合格率、生产过程合格率均高于公司下达指标,并实现了出厂产品合格率100%。
同心强质量
质量,是茅台的生命之魂。
近年来,茅台集团提出“永葆质量匠心、铸牢质量匠魂、练就质量匠术、精制质量匠器、锻造质量匠人”的“五匠质量观”。包装车间将抓党建与抓业务工作相结合,把党员的担当写在车间工作中。
包装车间提出“内部客户”理念,把下一环节的使用者视为客户,强化细节管理,加强生产质量管控,力求“三精”,做到“三不”。
“三精”,即精细操作、精准调度、精益管理。“三不”,即坚决做到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放行不良品。
——对所有岗位职责重新梳理,培训宣贯,让员工明白“干什么”;针对员工操作容易出错的问题,有针对地分别制定产品操作规程和直观明了的“质量小卡片”,让员工明白“怎么干”。
——结合生产任务逐年加重,熟练员工不断减少的问题,车间克服困难,广泛动员,提前计划,科学调度,让员工明白“干多少”;
——加强技能培训和现场指导,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加强演练;开展“零缺陷”评比,定期评比“质量之星”;推行“三码合一”和工序互评打分;使员工明白产品质量无小事,细心耐心“干得好”。
——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定期开展工序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开展选酒、装箱等关键工段员工能力验证工作,不断提升员工质量自检能力。
“三精”“三不”,不仅为包装质量稳定夯实了基础,还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贵州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郭义波、贵州省总工会“最美劳动者”鲁君、辜国芬、肖青虎,茅台工匠王会、茅台集团“优秀班(组)长”周海燕、包装“质量之星”毛平等及遵义市“工人先锋号”包装车间13班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典型。
同心聚力量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基层的群众是最清楚的,最有发言权的。
蔡琼慧和车间党委其他领导一有空就爱往班组里去,“去看一看有什么需求,问一问有什么困难。”
员工说,鞋子不太防滑,马上反馈职能部门重新设计、采购,2个月后全部换新。
员工说,工作服不透气、帽子兜不住头发,立马联系职能部门修改。
员工说,木质板凳腿脚容易松动,舒适感差,立马改成不锈钢凳子,还贴心加上坐垫……
看似是小事,车间党委以不能等、不能省、不能冷的态度来对待,把人心聚拢,汇成强大的向心力。
包装车间的党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员工信箱,公布书记电话,畅通员工诉求反映渠道。开展“察民情访民意”,竭诚为员工办实事,共为员工解决具体困难29余项,中级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班组,为生产“破难题办实事”17项。开展节日慰问、夏送清凉、探望生病员工等“暖心”系列活动20多次。为民务实落到员工具体生产生活中,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拧、叠、穿、拉、对,为一瓶茅台酒系上红丝带,只要6秒。这短短6秒,却是天长日久的训练成就。
蔡琼慧感慨,抓党建亦如此,久久为功、绵绵用力,需要摒弃功利思想和浮躁情绪,来不得半点含糊,她说:“下一步,我们要采取更多切实的工作措施,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