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桐梓县在东西部协作中紧紧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做“竹”文章,开足马力做实方竹笋一产基础建设、做强方竹笋二产精深加工、做优方竹笋三产销售渠道,形成一产优、二产强、三产兴的竹笋产业体系,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产业兴旺路先行。桐梓的方竹分布在高寒山区,在东西部协作中,桐梓按照“修好一条产业路、带动一方人致富”的思路,投入资金修建方竹笋产业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村产业振兴的“大动脉”。
狮溪镇是该县方竹笋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为解决笋农的运输困难,今年东西部协作投入资金在大山深处修建采笋便道。“方竹笋生长在高山上,以前都是肩挑背驮,山路很滑,时不时摔一跤,把笋子都摔坏了。现在路修好了,我们采笋也方便多了。”说起采笋便道的修建,狮溪镇箐坝村笋农张国刚满脸笑容。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投入资金537万元,硬化方竹笋产业道路16公里,给笋农上山采笋带来便利的同时减少采笋成本,还保证了竹笋的新鲜品质,提高了群众发展方竹笋的积极性,有效推进方竹笋产业发展。
产品增值在加工。多年来,桐梓方竹笋出售主要以鲜笋和干笋为主,全县方竹笋资源虽然丰富,但因精深加工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实现方竹笋产业效益。为提高产业价值,东西部协作正在精深加工上苦下功夫。
清洗、分切、装袋、检查……走进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水煮笋产品。该公司是一家以方竹笋为主的食品加工类企业,现有烘干、水煮、即食、速冻和清水小包装5条生产线,产品丰富多样。
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冉茂海介绍:“公司接到的订单比较多,我们的工人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一天的产量5000多包,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和贵阳的各大超市,部分产品还出口到新加坡。”
2021年,东西部协作投入资金240万元帮其采购方竹笋即食加工、冷藏生产等设备,带动车间生产加工方竹笋4万斤,销售额达2550万元。
为完善产业供应链,今年,东西部协作在桐梓·中国竹笋交易中心投入协作资金1588万元,购入原料车间设备、采购了一条方竹笋速冻生产线。
产销关键搭平台。由援黔干部牵线搭桥,企业“牵手合作”,打通商超、电商平台与农产品生产企业间的供销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着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产销精准对接的黔货出山机制。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桐梓将立足做优、做强、做靓方竹笋产业,持续在竹产品精深加工、竹链条延长拓宽、竹市场挖掘等方面做“竹”功夫,让竹产业发挥更大效益。
(陈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