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绿色新风拂山村

通讯员 杨发智 何君

深秋暖阳洒在安顺市平坝区西南侧的塘约村,远远望去,湛蓝的天空下黄墙红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宽敞的柏油路曲折蜿蜒,画卷里的新农村跃然眼前。

近年来,塘约村通过“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塘约之路。在发展中,塘约村把禁毒社会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围绕“禁”“治”“帮”“教”的“四字诀”,探索建立了新时代农村地区禁毒工作新模式。

净环境 “禁”字为先

塘约村对村中吸毒人员实行党员包保,压实“包脱毒,包脱贫、包脱困”“三包责任”。同时组建禁毒村级义务宣传队、监督队、巡防队,加强禁毒宣传和治安巡逻,发现外来可能涉毒人员,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充分发挥“雪亮工程”作用,并发动村民做好禁毒“面对点”关注,通过电话、微信等做到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边界联防,严防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纯民风 “治”字为本

“我们村制定了‘红九条’,开展‘四评家风’活动,其中家庭成员是否涉毒成为关键否决票,获评家庭可得到优先贷款等权益。”村党支部副书记彭远科说,要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自觉防毒拒毒。为此还在全村开展“最美塘约人”评选。

村里还制定禁毒“六严禁”,对违反者采取暂缓享受惠民政策等措施。实行禁毒“六严禁”以来,全村没有出现违反情况。

助发展 “帮”字为要

涉毒人员怎样顺利回归社会?塘约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与涉毒人员家庭签订《监管责任书》,建立家庭监管“以奖代补”制度,对监管到位的,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积极吸收本村及附近村寨吸毒史人员在村里就业,促其回归。外村到塘约务工的吸毒史人员同样受“红九条”“六严禁”约束,对违反禁毒规定的立即报公安机关处理。 

截至目前,塘约村安置的本村及附近村寨的吸毒史人员均未出现复吸现象,并通过勤劳工作走上了致富道路。

促长效 “教”字为上

要想彻底禁绝毒品,关键还是在禁毒宣传预防教育上。  

为此,塘约村搭建起禁毒田间课堂、空间课堂、流动课堂,把禁毒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家家户户。  

在村民广场安装电子大屏,播放《破冰行动》等禁毒优秀影视剧,提升群众接受度。组织“学法律、学技术、送股份、送爱心”活动,做到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禁毒路上一个都不能大意。

--> 2022-11-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8957.html 1 绿色新风拂山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