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发展期(1952年—1977年)
1952年,收购殷姓白酒作坊,创办“贵州省仁怀县郎酒厂”。
1956年,茅台酒厂副厂长邹定谦主持生产,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试制酱香型白酒,俗称“贵州回沙郎酒”。
1962年,生产高粱小曲白酒,每天约产100千克。
1966年,成功研制“习水曲(粬)酒”。
1967年,升级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习水县红卫粬酒厂,生产浓香型大曲习水粬酒。
1976年,恢复酱香型白酒生产。
(二)蓄势发展期(1978年—1997年)
1978年,成立生产办公室,下设生产技术组(含化验室),主要负责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研究和管控。
1981年,贵州省科委重点科学技术项目支持3万元恢复酱香型白酒试制,采用一次性投料进行生产工艺。
1982年,建立白酒中甲醇、固形物、氮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1983年,产品酱香型白酒经省级鉴定,命名为“習酒”。
1984年,《习酒·新产品-酱香型酒的试制》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1987年,引进色谱分析技术,能够同时检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10余种骨架成分。
1988年,年产浓香3000千升、酱香3000千升,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习酒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
1990年,组建科研所。
1992年,习酒和习水大曲在美国洛杉矶国际贸易交流会上获三项金奖。
1994年,引入浓香型“五粮”生产工艺,习酒质量体系同时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和法国BVQI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首家同步通过国家和国际质量认证的白酒企业。
1995年,与中科院成都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酯化液生产技术,提高高酯酒的比例和出酒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奋进发展期(1998年—2012年)
1998年,正式加入茅台集团。成立质量管理部,与科研所协作对白酒质量安全进行监控。
1999年,公司的茅台液系列产品通过省技术鉴定,并获贵州省新产品一等奖。
2000年,浓香车间结合生产实际,研发出“动脉血管养窖法”“黄水工艺改进、移位发酵”等技术。
2001年,创新提出浓香型白酒生产六大法宝:翻窖增产工艺技术,截留黄水双轮底发酵提质技术,动脉血管保窖养窖技术,窖内升温探测技术,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劳动技能量化管理,浓香型酒工艺中的黄水滴取工序改进。
2002年,组建成立企业技术中心,首次购置安捷伦4890气相色谱仪,色谱骨架成分定量指标扩增至30多种。
2003年,通过认定成为贵州省首家省级白酒技术中心。
2007年,技术中心研究开发白酒中铅、铁、锰、磷等元素的原子吸收火焰法。
2009年,开展实施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白酒(非酱香型)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课题。
2010年,习酒·窖藏1988研发上市。
2011年,中温制曲引进盖章式一次成型压曲机,同年习酒·窖藏1988新产品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跨越发展期(2013年至今)
2013年,参与“中国白酒3C计划”,引进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开展白酒中铅、锰、砷、铁、铜、钡等20种元素检测,提升了重金属元素监控水平和效率。
2013年,成功地探索出高温机制曲工艺,高温机制曲各项指标达到人工曲标准。
2014年,项目《功能微生物定向固态发酵偶联风味设计技术在习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5年,实验室正式通过CNAS资格认证,申请获得认可项目12项,确保公司食品产品安全。
2015年,《贵州酱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酒醅群体微生物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浓香型与酱香型习酒香气物质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2018年,申报获得遵义市科技局《酱香制曲自动化管理平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对制曲生产全过程关键工艺实时监测,根据参数调整工艺,提升高温大曲品质。
2019年,习酒高端新品“君品习酒”研发上市;《传统固态法白酒酿造系统生物学及关键功能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酱香型沉香酒新产品研发》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司荣获2018年“全国食品工业科技竞争力卓越企业”称号。
2020年,君品习酒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奖赛大金奖。
2021年,《酱香白酒机械化酿造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君品习酒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分别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
2022年,公司投资1亿余元的科技中心大楼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创新基础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