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10月以来,织金县结合纪委书记便民服务工作,依托织金县民生资金(项目)监察大数据平台,探索创建织金“指尖”监督智慧平台,后将“指尖”监督升级为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并在全县推广使用,探索出“手上下好真功夫、惠及民生解难题,指尖问政动真格、守住为民满意度”的有效做法,实现了“全民监督”的目标。截至目前,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共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417件,为群众追回项目补助款、公益林补助金、房屋拆迁补偿款等192.91万元,发现问题线索61件,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128人,立案17件2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着力破解了基层监督的“九大难题”。
着力破解“民生公开全覆盖”难题
过去,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主要是通过乡镇、村的公开专栏、电子显示屏上公开,公开不全面,覆盖率不高,群众知晓率低。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建立后,织金县涉及的县直部门、乡镇及时将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录入该平台,搭建民生信息数据库,群众只要通过手机打开该平台,随时随地都能知晓公开的情况。2021年10月以来,共在平台更新惠民富农政策、民生项目和资金物资发放等数据249万余条,涉及民生资金7.84亿元,查询记录69.10万余次。实现了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公开,着力提升公开质效,有效破解了线下公开时间短、覆盖面不足、纸张破损难以查阅导致信息不透明、政策知晓率低等难题。
着力破解“全民监督”难题
线下,织金县结合“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行动,以开展“纪委书记便民服务行动”为契机,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挨家挨户走访,将乡镇纪委书记电话录入特殊困难群众手机,方便他们反映自己的诉求,解决弱势群体监督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召开群众会等进行宣传1534场次,入户走访宣传18万余户,走访弱势群体家庭6万余户,将纪委书记电话号码录入4万余名特殊困难人员手机中。线上,推行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只要拿起手机随时随地都能监督。破解了“线上有速度,线下有温度,线上线全民参与监督”的难题。
着力破解“基层监督一贯到底”难题
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触角延伸不够,是制约基层监督效果的原因之一。基于此,织金县把纪检监察组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县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学校、医院、企业、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书记、村“三员合一”人员、巡察期间巡察组组长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制作成便民服务卡全部设置到平台内,形成一面监督网,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通过平台有针对性拨打相关纪检监察干部电话反映自己的诉求,拓展了监督的触角,解决了监督力量薄弱问题,破解了“室组地”贯通融合、一贯到底、联动监督的难题。
着力破解“远程监督”难题
当前,外出务工和经商的群众不断增多,享受的惠民政策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外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开通后,群众不管是在全国各地,只要用手机打开监督平台,就可以知道自己享受政策资金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破解了群众身处外地无法反映利益诉求的难题。如,织金县上坪寨乡在贵阳务工的宋安琴通过监督平台找到该乡纪委书记电话,反映坡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拖欠其务工费问题,经该乡纪委协调并及时督促,该合作社整合资金垫付了宋安琴等66名群众被拖欠的务工费68715元。又如,金龙乡83岁老人蒙元庆在上海生活十余年,乡、村因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不能准确掌握其是否死亡,就暂停发放其养老保险金,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推广后,其儿子从上海打电话给金龙乡纪委书记反映,经该乡纪委督促处理后,这个老人未领取的4263元养老保险金得领到手。
着力破解“监督渠道不多元”难题
在织金县人民政府网站、织金县纪检监察网、织金廉政微信公众号上均设置有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在张贴在群众墙上的“纪委书记便民服务卡”上设置有二维码,群众用台式电脑、手机均可以查看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反映诉求。截至目前,收到并处置群众反映件14955件,其中群众对回复处置满意14355件,满意率达95.9%。
着力破解“监督少跑腿”难题
为了方便群众,常规开展监督是“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开通后,群众投诉举报不用跑路,干部也实现“少跑腿”,不用深入村组也能收集到群众反映问题,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今年1月至9月,群众来访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2.3%,来电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3.7%,信访举报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6%。
着力破解“科技督办”难题
群众通过织金“群众点题直通车”平台反映的问题,由平台管理员转相关县直部门或乡镇(街道)办理并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超过7天未处置回复的,平台会自动发送信息给处置部门一把手督促进行处置,未实质性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管理人员点击审核不通过,平台会自动退回承办部门重新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置结束后,平台会自动发信息在反映人的手机上,告知问题已处置完毕,反映人登录直通车上点题查询就可查询到具体的处理情况。先行先试用科技方法督办群众反映的问题。
着力破解“反映问题难找人”难题
将全县所有单位都设置成单独模块在平台上,并将纪检监察组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县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学校、医院、企业、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书记、村“三员合一”人员、巡察期间巡察组组长制作成有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的便民服务卡设置在相应的单位模块,群众向哪个单位反映问题,直接点击监督平台上单位模块就可以反映。破解了群众向单位反映问题不知找那个反映的难题,极大方便群众办事。
着力破解“监督治标不治本”难题
依托监督平台覆盖面广、收集民意便捷的优势,定期汇总研判反映的问题诉求,在推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聚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公益性岗位、就业培训、地质灾害防治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事项,建立“群众点题—纪委监督—部门答题—排查整治—建章立制”工作机制开展“点题”监督,将问题转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县开展排查整治,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监督整改和系统治理同步实施,确保实现聚焦一类问题、堵塞一批漏洞、治理一个领域的综合效果。今年以来,共聚焦突出问题开展“点题”监督4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18个,发现问题线索34件,立案6件6人,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相关制度机制68个。
(张博 刘龙 彭美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