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唐波 谭支乐

“咣当!咣当!”张仕平驾着他的哈弗SUV,在尚未完工、近40度斜坡的砂石路上“跳跃”着前行,路中心连续几个凸出的地下水井盖与车底相撞,发出巨大的声响,他毫不在意,继续沉着地驾车前行。

这辆车同张仕平在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并肩作战已有3年多,差不多与他驻村的时间相当。车上的一道道划痕和一处处伤疤见证着他的驻村历程,也见证了卡法村的发展变迁。

53岁的张仕平,是贵州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级警长,在2019年就受组织派遣,来到这个比较边远的小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卡法村,位于我省麻山腹地、望谟县南部麻山镇,曾因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而贫困。这里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开展武装斗争时间最长的红色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我最自豪的两件事,第一个就是与卡法村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第二个是有幸参与卡法村的乡村振兴,基于这里的自然资源与红色文化优势,让它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张仕平言语中透出坚毅。

如今,卡法村被列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同时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点。今年上半年,卡法村又被纳入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

谈到卡法村的乡村振兴进程,张仕平充满激情。“去年我们如期完成了7个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他介绍,启动示范试点建设以来,卡法村围绕产业、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马不停蹄地实施各种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红七军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遗址陈列馆、村委会活动室、红色文化广场、约1.9公里的红军路、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又陆续启动了党员活动中心、红军步道、红军井、红军营房、卡法兵工厂等12个项目。

“你看我们的建设现场,每一处都紧锣密鼓。”顺着张仕平指着的方向,记者看到刚刚建成投用的村委会办公楼前,红七军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遗址纪念馆改造升级项目的施工队伍已经进场,工人正进行墙板固定;党员活动中心第一层钢架已搭建完毕,工人正在铺设木板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贯穿村庄的步道、产业道等道路正在扫尾……

按照工作计划,张仕平今天不仅要把所有项目建设现场都跑一遍,叮嘱施工人员保安全、保生产、保进度,还要前往蜂糖李种植基地查看木苗存活情况,以及走访群众,征求对开设乡村集市的看法和建议。

SUV沿着陡坡爬上山,停在村民罗尚云家的院坝里。罗尚云的几个儿女都在外务工,老两口听说要开设集市,非常赞同。“那样肯定好了!我们可以做点小买卖,儿子们也能回来发展。”罗尚云说,村里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在装修门面、改造庭院、美化房前屋后,为将来开办小超市、农家乐、农特产品销售点等做准备。“如果集市开起来,人气就旺了。游客有纪念品、农特产品可买,大家有钱赚,咱们卡法的发展就更好了。”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张仕平说,之后他想带自己的家人来看一看,看看这里他和村民一起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好光景。

--> 2022-11-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8824.html 1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