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浙江“香菇大王”扎根台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冬日暖阳透过层层密林,洒下斑驳光影。山路蜿蜒数十公里,眼前豁然开朗,在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山谷之中,83座香菇大棚连成一片,缕缕菇香随风而至。

“我们的香菇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目前市场价每斤10元左右,一天两采,最多一天能采1000多斤,俏销浙江、广西、重庆等省区市及大湾区,今年预计销售额800万元左右。”尽管今年受干旱以及疫情影响,贵州浙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叶成宝与妻子周冬第对品质的坚守丝毫不减,在香菇种植、采摘、分拣、加工等环节均亲自监督,严把质量关。

从事香菇种植已逾30年的叶成宝,是浙江丽水远近闻名的“香菇大王”。2018年,他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一家5口从家乡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来到浙江省对口帮扶县台江县,努力为当地群众撑起“致富伞”。

乘着东西部协作东风,叶成宝在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建起贵州浙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香菇产业园。这期间,台江县委、县政府也先后投入扶持资金700多万元帮助其建起了香菇种植大棚和冷库,扶持叶成宝壮大产业。

“我们从5月开始种菌棒,到11月左右采收,一边干活一边学习种植经验,既能就近照顾家人,又能增收致富。”正在冷库装货的当地村民邰正兰说,遇上采收旺季,每月有4000元到5000元的工资,日子越过越美。

据介绍,自2018年起,贵州浙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方式,凭借100多亩香菇产业带动152户1000多名村民持续脱贫增收致富,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5万元左右。5年间,小香菇为交宫村撑开了产业振兴“致富伞”。

今年已50岁的叶成宝仍然在小山村里默默耕耘,“我还能再干几年,尽力想把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也希望通过政策、技术、经费扶持,瞄准浙香1号、8号香菇产业发展辐射优势,不断壮大种植规模,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爸爸妈妈干不动了,还有我和媳妇接着干。”今年23岁,早已将交宫村当做第二故乡的叶凌伟心中也涌动着一腔热血。

--> 2022-11-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8808.html 1 浙江“香菇大王”扎根台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