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牟建军只要敲簸箕,遍野的跑山鸡都向着他奔来——

芙蓉江畔“生态鸡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杰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在蔚蓝色的天空衬托下,芙蓉江于深秋暖阳中格外生辉,山林美景倒映,令人陶醉。

11月12日,走进道真自治县忠信镇水石脚村,山坡环绕,沟渠镶嵌其间,幽静,恬淡,如世外桃源般美丽。

在石脚村林下养鸡场,“砰砰砰”的声音骤然响起。“场主”牟建军敲击着手中的簸箕,散布周围的鸡群闻声便冲着他飞跑而来。一时间,牟建军“鹤立鸡群”。

“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看着这一只只鸡,我心里非常高兴。”牟建军一边撒食喂鸡,一边笑着说。

“养鸡,曾经可是亏得血本无归。”笑谈间,牟建军打开了话匣子。

牟建军就是坐落在芙蓉江畔的石脚村人。年轻时的他,曾像当地许多村民一样涌入到打工的洪流之中。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里,他做过建筑工、当过小包工头,凭着自身的吃苦耐劳有了不少积蓄。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得想办法做点自己的事才行。”

有了这个心思,加上小时有过养鸡的经历,牟建军务工过程中,只要遇见养鸡场,都会去看看、学学。同时他还买了一大摞养鸡指导书籍,下班后认真钻研。

积累到一定程度,牟建军信心满满决定返乡创业,开个养鸡场,搞特色养殖。

2016年,牟建军回到石脚村,很快开始实施盘算已久的计划。选址、开挖道路、整理场地……创业的每一天,他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铆足了干劲。

随后,300多只鸡苗进场。牟建军每天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24小时看护着,生怕鸡苗冻着、饿着。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和经验不足,短短几天时间,300多只鸡全部死亡,赔光了打工积累的本钱。

第一次养鸡失利,牟建军没有服输。2017年,又一次离家外出打工挣钱的他暗下决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挣足本钱回来再干!

时间跳到两年后。2019年,小有积蓄的牟建军第二次返乡创业,继续养鸡。不过,这次他充分总结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有针对性地做足准备。这一次,他成功了。

“关键在于不仅要保证鸡的喂食,还要保障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为了让养殖的鸡健康有品质,牟建军的办法是林下集中放养。

当年,他一次性购买4000余只鸡苗。“半年后就卖出去3000余只。”讲到这里,牟建军言辞中难掩成功的喜悦。

由于措施得当,饲养有方,几年下来,牟建军林下养鸡场的名气已在附近传开,当地人称他为“生态鸡王”。

“经常有外地养殖户来参观学习,讨技术、学经验。”牟建军笑着说,对于上门求教的“同行”,他从不藏着掖着,有求必应。

“自己经历过失败,那种损失和心情非常深刻,更不希望后来的人重蹈覆辙。”牟建军思考着,是不是建个群,把大家都拉进来,形成一个特色养殖技术经验交流平台,有什么问题能及时解决。

“我养的鸡平时喝的是山泉雨露,喂的是粗粮,鸡肉非常美味。现在养的这批马上要出栏了,订单也已经来了不少。”

谈到今后的发展,牟建军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下养殖产业,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品品质,让客户吃上放心肉、精品肉,更要带动更多人都通过林下养殖富起来。

--> 2022-11-17 牟建军只要敲簸箕,遍野的跑山鸡都向着他奔来——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8766.html 1 芙蓉江畔“生态鸡王” /enpproperty-->